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_本文原题: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NO.1452-英国人改变印度
作者:斯文的樊学长
制图:孙绿 / 校稿:酸奶 / 编辑:养乐多
印度社会的世俗化与近代化开始于殖民时代 。
那是一个一切都由不得印度人自己的时代 。 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带来了屈辱与压迫 , 也顺便破坏了固有的社会结构 , 带来了近现代文明 。 数千年的旧生活习惯一朝被改变 , 对印度人来说当然是一种一时难以接受的文化冲击 , 休克与斗争在这个阶段从未停止 。
但当这种冲击逐渐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 甚至成为了世界潮流的一部分 , 印度人也不得不接受现实命运的安排 , 甚至诞生了一群引领社会变革的知识分子 , 完成了社会形态的现代化转型 。
来自西方的冲击
传统印度社会依靠种姓制度将各个族群禁锢在自己的等级与工种里 , 社会结构相对稳定 , 几千年来面对种种外族的入侵 , 这一特征也并未消失 , 反而可以将外来民族印度化 , 直到英国殖民者的到来 , 一种截然不同的组织模式 , 用军事实力和制度化的力量改变了印度 。
大英作为日不落帝国 , 殖民地广布四海
最重要的五个:印度、南非、埃及、加拿大、澳大利亚
这其中又以印度对帝国贡献最大
真 女王王冠上的明珠▼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十七世纪初 , 成立之初的英属东印度公司虽然背靠英国王室地位煊赫 , 但也仅仅是一家在印度没有固定据点的贸易公司 。 直到1615年莫卧儿帝国的皇帝给予其定居的权力 , 垄断了英印贸易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才开始逐渐扩张 。
英国人并非最早来印度的欧洲殖民者
葡萄牙人来的更早 , 且占据了早期大部分商站
英国人也是好不容易才在印度海岸站稳脚跟
(17世纪初期印度半岛)▼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在王室支持和皇帝默许下 , 东印度公司获得了占领土地、铸币、武装、结盟、宣战、签订和约的权力 , 甚至还拥有管辖地区的立法与实际上的司法权 , 已经相当于一个政治实体 。
1835年东印度公司硬币
(图片:shutterstock@Yaroslaff)▼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以至于丘吉尔口中“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七年战争的印度部分 , 直接由公司武装力量对抗法军并取得了胜利 。 法国人的印度梦幻灭 , 只剩下几个不设武装的沿海据点 , 英国人在印度的发展从此走上快车道 。
而在英国人战胜法国数年后
东印度公司也丢开傀儡政权直接露面
从此作为印度半岛一个强力政治势力不断扩张
(18世纪后期的印度半岛)▼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面对印度半岛上互相猜忌的土邦 , 东印度公司使用拉拢、挑拨、打压多种方法合纵连横 , 最终成为印度的实际统治者 。
1801年后的东印度公司旗帜▼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至此 , 英国的语言、生活习惯、法律是军事开始以制度的形式对印度施加影响 。 但是这种依靠特许经营权与政府扶持的垄断贸易公司缺乏政治技巧 , 将殖民地人口视为低人一等的他者的态度 , 也注定了这种统治不受欢迎 。分页标题
印度人服侍东印度公司职员
(绘画作品 图片来自@ Dip Chand)▼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因为东印度公司赈灾不利 , 孟加拉大饥荒(1770年)导致当地人口锐减;试图垄断北美茶叶市场导致波士顿倾茶事件;印度因被过度盘剥而进口量下降 , 公司却因为管理不善和军备增加成本激增 。
由此间接导致的北美殖民地独立对英国真是重大打击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英国政府也深知这家公司无助于英国对印度的统治 , 经过议会各派力量的较量与妥协 , 利用十九世纪几次颁布特许状法案的时机 , 一步步让东印度公司转变角色并淡出历史舞台 。
此后 , 不仅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被剥夺 , 连原本董事开会讨论决定的人事任免 , 也交给了文官考试 , 并且规定不得因种族、肤色排除印度人任职 , 让印度知识分子接触了英国的政治理念 , 及培养了可靠的助手 , 也培养了未来的敌人 。
让印度上层也效忠女王 , 对印度的统治才真的稳固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惠及人群更多的社会改革体现在女性权益方面 。
1812年起当局就下令禁止强迫寡妇自焚殉葬 , 之后又多次重申 , 1829年则直接禁止了这一陋习 , 劝诱自焚者则视同谋杀 , 随后又立法确认了寡妇再嫁的权力 , 并规定琐罗亚斯德教与基督教一夫多妻为非法 。 印度传统里男子适婚年龄为10岁 , 而女子仅为6岁 , 通过立法 , 适婚年龄被推迟到了18岁与14岁 。 与此同时 , 女子学校也开始在印度出现 。
到了现代社会 ,
虽然大多数人结婚前年龄在20岁以后
但仍有很多少年夫妻和无法拒绝的包办婚姻
(图片:Radiokafka / Shutterstock)▼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反弹与整合
可这些政策并不会为东印度公司续命 , 反而推动了它的早亡 。
殖民者的腐败与强取豪夺令印度人不满 , 而文化与习俗上的冲击则直接让文化的弱势方感到被冒犯 , 成为点燃火药桶的火星 。 “猪油牛油是子弹润滑油原料”的传言让公司的印度兵发生哗变 , 虽然东印度公司更换了以蜡作为润滑剂的子弹 , 并声称前者是谣言 , 但是长期积压的不满情绪一经爆发便难以被扼制 。
即使你英国人坚船利炮
也不要轻易挑战人民群众的传统文化..
(图片:Aleksandar Todorovic / Shutterstock)▼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1857年士兵哗变引发民族大起义 , 东印度公司联合21个土邦镇压 , 最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 支持革命的莫卧儿帝国彻底覆灭(之前已经沦为傀儡) , 印度本土持明确反抗态度的封建势力基本被清除 , 反而加速了英属印度的社会转型 。 东印度公司也因为成本难以控制、办事不力被英国顺势“削藩” , 把管理权交给了国王的内阁 。
封建势力在这一场战争中落下帷幕
英国人却成为了更强大的禁锢者
(密拉特起义 图片来自@伦敦新闻画报》)▼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英国政府一旦接收这笔庞大资产 , 就拿出了自己“以夷制夷”的老手艺 , 一改东印度公司傲慢的态度 , 用柔性政策融化印度本地势力 。分页标题
此时英国统治范围既有其直接统治的13个省 , 又有承认英王为最高统治者 , 内部自治程度各不相同的数百个土邦 。 为了整合散装程度如此之高的印度 , 英国采取了“推广教育”和“利用不同宗教与种姓间的问题转移矛盾”的方式 。
不管下层多么混乱闹得多凶
让上层保持对女王的效忠就对了
(图片:shutterstock@Everett Historical)▼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而前者又一次推动了现代化与世俗化的进程 。
关于印度的教育问题有两种主流观点 , 一种认为印度有别于西方 , 教育应该弘扬本土特色 , 复兴印度传统文化;另一种则认为应该在印度普及英语 , 推广英式教育和西方课程 。
印度现著名的几大高校 , 很多是在英国接手之后建设的
(约1890年的孟买大学花园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出于培养殖民地本土职员来完成基本事务和归化印度的需要 , 英国直接管理印度后 , 教育理念逐渐倾向于后者 , 成就了英语普及率较高的精英阶层 , 为印度与世界接轨降低了难度 。 但万事皆有代价 , 这些知识分子学完西方那一套却走向了民族主义 , 用逆反的方式表达对殖民统治的不满 。
拉合尔国立学院师生的照片
这其中就有被印度人奉为英雄的革命家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而他们中的佼佼者将领导印度的独立与并影响了之后印巴的发展 。
印度人的努力
随着英国殖民的步步深入 , 印度社会的生产关系产生微妙变化 , 出现了农业产品化、经济作物逐步推广、近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的现象 , 印度教所依托的传统农业社会此时逐渐解体 。
1890年的孟买街头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深受印度教思想影响的印度人 , 特别是传统上的知识阶层婆罗门受到的思想冲击尤其巨大 , 被迫摸索出了一套“印体西用”的现代化思路 。
印度本土知识分子的先声源自于罗姆·罗易 。 他结合印度印度教与伊斯兰教的理论 , 在1828年创立了印度教改革团体“梵社” , 其神庙向不分种姓、肤色和具体信仰的所有信徒开放 , 鼓励教育 , 反对宗教对立、繁琐的宗教仪式、殉夫、童婚等宗教现象与社会问题 。
1964年印度邮票上的罗姆·罗易像
被称为“印度文艺复兴之父”
(图片来自@India Post / 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这一思路在孟加拉的知识分子圈中有一定影响力 , 此后孟加拉地区出现了祈祷社、吠陀社、罗摩克里希纳传教会等印度教改革组织 , 都有反对宗教对立、革新教义、融合其他宗教的特点 。 英属印度东部的孟加拉成为印度教改革的中心 。
东方大亮的同时 , 西方也在亮 。
曾是东印度公司总部驻地 , 同时掌控着南亚棉花贸易的孟买也在依凭自己的经济实力 , 为印度的思想现代化做出贡献 。 这里出现了诸如“圣社”的改革组织 , 认为种姓制度和贱民制度不符合吠陀传统 , 主张社会平等 , 任何人都有研究吠陀的权力 , 不啻为南亚的新教改革 。
孟买曾是印度国民议会的传统据点和发源地
在后来的印度独立运动起着主导作用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英国文化影响加深、西式教育的推行 , 让新一代不再仅仅从信仰层面革新印度 , 推动世俗化与现代化的思潮开始加入了谋求印度独立的元素 。 影响力最大的思想家们也被时势造成了英雄 , 走上了谋求印度独立的道路 。
转变最快的是本来在印度教社会饱受压迫的贱民阶层(达利特) 。 在英国的扶持下 , 部分达利特开始受教育 , 甚至出国留学 , 这让他们认清了一个事实——如果依靠婆罗门主导的独立运动却不改变种姓制度 , 他们在独立后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
贱民阶层成立了一些政党 , 现规模最大的为印度Bahujan Samaj
在去年的大选中 , 是第二大政党
(图片来自@NEERAZ CHATURVEDI / Shutterstock.com)▼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希望得到更公平的教育和经济地位的他们 , 开始尝试利用印度独立运动与英国的矛盾 , 谋求获得独立选区 。 贱民出身的日后印度宪法之父安贝德卡便是其中的领袖人物 。
安贝德卡(左一)是印度独立后第一位法律部长
被任命为宪法起草委员会主席 , 撰写印度新宪法
(图片来自@wikipedia)▼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同样支持贱民但是反对彻底铲除种姓制度的甘地 , 理念比较折中 , 代表着民族运动里的主流力量 。 他向多方呼吁团结 , 感受到压力的国大党用取消贱民制度决议拉拢达利特人 , 也成为了印度各阶层互相谅解融合的先导 。
正是种姓制度造就了贱民这一阶层
种姓制度不废除 , 贱民永远是贱民
(图片来自@Wikipedia )▼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最终 , 各个阶层合力推动了印度独立 , 并于1948年立法废除种姓制 。
在印度“大人物”或“小人物”的努力下 , 如今的南亚(原英属印度)是不同种姓、信仰之间竞争、合作的结果 。 外部带入的世俗化与现代化的种子生长在前现代化的土地之上 , 最后形成了今日既先进又落后的印度 。
宪法中早已规定消除种姓制度
不过精英阶层积累的经济实力 , 享受的资源
和低种姓阶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随着时间而缩小
在贫富差距更明显的现代印度
真正的废除种姓制度 , 遥遥无期
(图片来自@Searching For Satori / Shutterstock.com)▼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如今印度依旧处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 虽然官方长久以来试图弥合种姓制的裂痕 , 近年来甚至在教育、公务员录取等方面向低种姓定向倾斜 , 但是种姓制死而不僵(特别是在广大乡村地区) , 甚至成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一次次回潮的契机 。
(图片来自@R.M. Nunes / Shutterstock.com)▼

印度|英国人是如何改变印度的? | 地球知识局
本文插图
不过城市化与现代化还在加速的印度 , 毕竟不失为一个进步中的发展中大国 。 如今在印度的互联网上 , 常常能看见婆罗门抱怨自己被忽视 , 想来也算一种进步的体现 。
参考文献:
吴宏阳 殖民地时期印度社会世俗化进程研究
欧东明 罗易在印度世俗化进程中的作用
吴宏阳 印度世俗化进程与贱民问题的解决
https://www.fmprc.gov.cn/ce/cein/chn/ssygd/yd/ydmzyyzjzx/t197168.htm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 , 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shutterstock@OlegD
END
分页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