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疫情过后,为何各大医院门诊的“性早熟”患儿剧增?

近日 , 为了进一步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实施健康儿童计划的指导意见 , 开展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活动 ,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联合益普生向全社会共同发起“六一”儿童“阳光成长计划”倡议书 , 呼吁社会关注儿童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 。
为此 ,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 , 南方+采访人员就儿童性早熟的话题专门采访了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苏喆教授 。

性早熟疫情过后,为何各大医院门诊的“性早熟”患儿剧增?
本文图片
【性早熟疫情过后,为何各大医院门诊的“性早熟”患儿剧增?】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苏喆教授
疫情过后医院门诊来了不少性早熟患儿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 苏喆教授说 , 这是我们的一位前辈用来形容疫情过后儿童内分泌门诊“性早熟”患儿的情况 。 为什么突然会冒出这么多的“性早熟”患儿呢?苏教授解释说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家长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 , 他们也会更关注孩子身体的一些变化 , 所以容易发现更多的患儿 。
其次 , 疫情过后 , 我们在门诊能够看到的除了性早熟增加的 , 另外一个最常见的就诊的原因就是肥胖 。 很多孩子的话就三个月不见就重了3-5公斤 , 最厉害的重了差不多10公斤 , 这可能跟儿童在疫情期间宅在家里不外出 , 运动减少 , 吃东西增多及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延长 , 这些都是导致儿童体重在时间内剧增的原因 , 而医学上已经证明 , 儿童肥胖与性早熟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性早熟疫情过后,为何各大医院门诊的“性早熟”患儿剧增?
本文图片
对于性早熟的危害 , 苏教授指出 , 一方面 , 性早熟的孩子过早出现第二性征及性心理的改变 , 由于心智还不成熟 , 从而会产生困扰 , 导致心理及行为上的改变 , 影响身心健康;另一方面 , 性早熟的孩子青春发育提前 , 导致骨龄超前 , 骨骺闭合提前 , 骨骼剩余的增长的空间缩小 , 最终可能会导致他成年身高的受损 。 甚至有研究指出 , 女孩子发生性早熟 , 身体暴露在雌激素下的时间延长 , 导致成年后患生多囊卵巢综合症及乳腺癌的风险增加 。
如何及早发现儿童性早熟?
“对于儿童性早熟的判断有医生的判断和家长的判断” , 苏教授指出 , 医生的判断依据有乳房发育、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如果是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 , 10岁以前初潮叫做性早熟 , 男孩子则在9岁以前是出现睾丸体积的增大 , 睾丸的毫升数超过了4毫升也是性早熟 。
对于家长来说 , 女孩子的性早熟还是比较容易发现的 , 例如来月经或者出现乳房发育 。 因为有很多女孩子她在乳房发育的时候可能会说痛 , 这往往是家长很重视的一种症状 , 另外就是小女孩洗澡的时候说发现乳晕下面的话是可以摸到一些硬硬的结节 , 这也会容易发现 。 但如果是身材偏胖的女孩子 , 就不是那么那么容易发现了 。 对于男孩子 , 家长一般不会注意睾丸的大小 , 也不会用睾丸尺去量 , 所以 , 如果家长发现他们有变声 , 或者长痤疮 , 长喉结 , 这些的话常常就提示他们可能进入青春中后期 。
除了强调看他的性征之外 , 对孩子的身高体重的监测也非常重要的 , 因为不管是女孩也好 , 男孩也好 , 他们进入了青春期之后 , 它会有一个身高体重的突增 , 如果小朋友10岁以前出现这种情况 , 就需要注意检查性征了 。
如何防止孩子发生性早熟?
那么怎样才能防止孩子发生性早熟呢?苏教授给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首先饮食要保持营养均衡 , 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的比例要合适 。 很多性早熟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他们喜欢吃肉 , 不喜欢吃青菜 , 食物里面的纤维素不够的 , 食物种类的多样性也不够 , 另外就是喜欢吃高糖食品 , 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儿童肥胖和性早熟的发生 。分页标题

性早熟疫情过后,为何各大医院门诊的“性早熟”患儿剧增?
本文图片
另外就是不要随便给孩子吃补品 。 有的家长听信传言 , 认为吃胎盘、海马、蜂皇浆等滋补品可以提高免疫力 , 于是就买给孩子吃 , 其实补品可能含有一定水平的激素 , 经常服用可能会导致儿童性早熟 。 另外广东人喜欢在煲老火汤的时候加一些药材 , 由于对这些药材的成分和功能不清楚 , 所以儿童不适多喝 。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 , 有的家长觉得牛奶及奶制品的营养十分丰富 , 于是就给孩子多吃 , 有的甚至当水喝 。 我们知道 , 牛奶里面的脂肪含量还是相对高的 , 对于一些已经营养过剩的孩子 , 如果奶类摄入太多 , 体重不容易控制 , 所以对于已经偏胖的孩子 , 苏教授的建议是喝牛奶及奶制品要适度 , 偏胖的孩子最好选择脱脂的牛奶 , 而且最好是低糖的 , 否则也会增加肥胖和性早熟的风险 。
除了注意饮食外 , 苏教授还强调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每日坚持运动 , 控制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 , 保持充足的睡眠 , 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有利于预防性早熟的发生 , 对远期的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 。
【采访人员】 欧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