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导语: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上 , 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在文化成就上 , 唐朝无疑都是最为繁荣的一个朝代 , 唐太宗开创的"贞观之治"、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当时世界的顶点 。然而安史之乱无疑是唐朝两百多年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 , 在这之后 , 皇帝逐渐丧失了了对这个王朝的统治权 , 取而代之的是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以及在宫廷里耀武扬威的宦官集团 , 唐王朝逐渐走向下坡路 。但是在这个过程里 , 唐朝也不乏有恢复当年盛世野心的皇帝 , 唐顺宗李诵就是其中一个 , 在他的努力下 , 唐朝开创了永贞革新 , 虽然最后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 , 但是唐顺宗也凭借此举留名千古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1、 永贞革新兴起的原因
唐顺宗李诵是唐王朝在位的第十位皇帝 , 他在他父亲唐德宗李适即位当年即被立为太子 , 李适总共在位26年 , 而他也着着实实当了26年时间的太子 , 是中国历史上当太子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但是正是这26年的时间 , 他经历过了藩镇叛乱带来的战火 , 也看到让独揽大权的宦官带来的混乱 , 经历过这些的他认清了那时表面繁华依旧内部却是满目疮痍的唐王朝 , 奠定了他后来实行永贞革新的决心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他的"顺" , 对他所处的整个时代 , 以及自己的皇帝生涯来说 , 更加像是一种讽刺 。
唐顺宗即位时 ,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摧残之下已经难见往日皇家的威严 。在地方上 , 安史之乱虽然最后以唐王朝成功镇压为结果 , 但是唐朝本身的藩镇制度赋予地方节度使过大的权利 , 导致不少地方的藩镇趁着镇压安史之乱的时机快速扩大自己的权力 , 而且安史之乱更像是唐朝暴乱之前的一次演习 , 很多节度使都在这里看到了颠覆唐王朝统治的可能性 , 唐朝皇家的威严不再像唐太宗时期那么强盛 , 看似依然统一繁荣的唐朝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类似东汉末年群雄四起争霸的乱世 , 只是碍于时机尚未成熟 , 各路藩镇不敢有太大的动作 , 但无疑时刻威胁着唐朝的统治基础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回到朝廷上 , 安史之乱使得皇帝失去了对手下大臣的信任 , 宦官无疑是最为受益的角色 。自唐玄宗后期以来 , 宦官在朝廷中的权利逐渐膨胀 , 已经超越相权直逼君权 , 在唐肃宗时期开始 , 唐朝皇帝就有将象征着军队控制权的符节交予宦官保管 , 唐顺宗的父亲唐德宗更是如此 。军权是君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失去军权的皇帝意味着失去了对首都地区的实际控制权;除此以外 , 不理朝政的皇帝有时更是将批改奏折的工作交给了宦官执行 , 而这也意味着皇帝交出了自己的政权 , 例如后期的唐玄宗 。这些权力交出去容易 , 再要要回来就很难了 , 君权因此旁落 , 手握大权的宦官也成为了朝廷权臣争相巴结的目标 , 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小团体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朝廷之中党争严重
早在武则天时期 , 就有提拔寒门子弟进京为官的传统 , 这本来应该是一件任用贤才的好事 。但是这些寒门子弟进京后和朝廷原有的贵族权臣发生了观念以及利益上的冲突 , 由于两方的出身等复杂原因 , 这些矛盾历经几任皇帝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和 , 知道唐顺宗时期 , 朝廷内部的朋党之争现象依然严重 。分页标题
恰逢此时 , 刘禹锡、柳宗元、韩泰等有志之士入朝为官 , 同样目睹了这一切的他们和唐顺宗的想法不谋而合 , 以才自居的他们自信必能有一番成就 , 而唐顺宗得到这些才子贤臣的支持后改革的信心无疑更加充足 , 于是在公元805年即位之后 , 展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 "永贞革新"自此拉开序幕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 为期一百多天的永贞革新进程
唐顺宗在德宗大病自己垂帘问政的时候 , 就已经开始重用支持自己的革新派 , 其中包括刘禹锡、柳宗元、程异等人 。顺宗想通过这些人重新占据朝廷中的重要职位来收回朝廷大权 , 以削弱保守派的政治力量 , 这些人的官职也在这一年中飞速攀升 , 但是事实证明革新仅靠这几个文人是行不通的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唐顺宗即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办法从宦官集团手里取回兵权 。唐顺宗停发朝廷中多数掌权内侍的薪水 , 并且开始找理由削去他们的官职 , 希望借此可以打压宦官集团的势力 , 除此以外 , 唐顺宗任命自己的心腹大将接任负责京师守备的兵权 , 想收回对京师的实际控制权 。
在削弱藩镇势力上 , 针对藩镇权力过大的问题 , 唐顺宗宣布收回各个藩镇的财政大权 , 在此之前 , 藩镇有权保留本地收上来的税收 , 而在唐顺宗的干预下 , 藩镇必须要把全部税收收入运往京师 , 自己不能保留 , 这无疑极大地削弱了地方藩镇的势力 。而对待那些拥兵自重、内怀二心的藩镇 , 唐顺宗也派去新的朝廷官员取代他们 , 防止他们势力进一步发展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此以外 , 为恢复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 唐顺宗下令对税法进行了多方面的改进 , 希望可以减轻百姓的税收压力 。为了整治吏治 , 顺宗在朝廷严惩贪官污吏 , 即使是对皇亲国戚也一视同仁 。很多以前在朝廷官争中失败退隐山林的贤臣 , 在顺宗时期也被一一复用并且被顺宗赋予重任 。
虽然这些措施在现在看来都是充满了进步性的 , 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有很多并没有实际实行 。而且革新还未进入实质性阶段时就开始遭受打击 。首先是关于京师的兵权问题 , 这个是能否取得革新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 , 宦官集团在摸清顺宗的实际意图之后 , 为了保住手里的兵权 , 虽然主动让出了职务 , 但是却不肯交出手里象征着兵权的符节 , 在实行府兵制的唐朝 , 只有兵符才有能力调动军队 , 这一点已经让革新派处于被动的一面了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然后革新派内部由于不和发生了内乱 , 逐渐分崩离析 , 朝廷众多大臣看见革新派大势已去 , 纷纷倒戈投靠宦官集团 , 上书顺宗抨击革新派的"胡作非为" 。随之而来的是 , 原本众多掌握大权的革新派成员 , 例如王叔文、刘禹锡等人被接连架空 , 徒有虚职 。而此时唐顺宗却生起了病来 , 对众多朝堂之事无力全身心应付 , 宦官更是借此大做文章 , 把后来的唐宪宗李纯扶植上了太子位 。
在革新派形势大失的情形下 , 这次历时一百多天的永贞革新开始走到了尽头 , 先是宦官集团借助手里的兵权强制要求唐顺宗退位为太上皇 , 随即扶植他的儿子李纯上位 , 史称唐宪宗 。失去了皇帝这座靠山的革新派真正走到了尽头 ,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接连罢黜 , 贬官边塞 。自此这场来势汹汹的革新运动最终以失败拉下了帷幕 。分页标题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三、永贞革新失败原因的分析
导致永贞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的多方面的 , 但是这其中最主要的莫过于孱弱的君权 。唐顺宗登基之时 , 前面多任皇帝的不作为让唐朝的中央集权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低谷时期 , 在地方上藩镇割据 , 在朝廷里 , 宦官当道 , 皇帝的君权被架空 , 只剩名义上的一个称呼 。
另外 , 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文人让这场革新运动未免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决定这次革新运动能否最后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是唐顺宗颁布的那些指令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 而要促使这些指令被执行就要有足够的震慑力 。曾经这种震慑力来自于皇帝的威严、来自于皇帝手中的君权 , 但是唐顺宗手里没有这些东西 , 而这些文人身上也没有这些 。在这样的情况下 , 革新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就犹如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农民在对抗一个全副武装的士兵 , 结果可想而知 。
永贞革新触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 这其中就包括了朝廷的宦官以及地方的藩镇 。这些人清楚的知道 , 如果放任顺宗的革新顺利完成 , 他们丢失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手中原本就紧握着的权力 , 可能到最后连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 。被赶上绝路的他们自然会选择殊死一搏 , 而反观革新派成员 , 明显没有表现出这种必死的抗争勇气 , 甚至到后期还发展出了内乱 。众多本来处于中立派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前途自然到最后也是会选择得势的一方 ,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革新派被逐渐孤立的原因之一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除此以外 , 顺宗的行为太过极端 , 一味地排斥革新派以外的官员也让革新派成员难以执行既定方针 。整个唐王朝 , 革新派最终也只是占据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 即使他们最后都身居要职 , 但是最后诏书的执行过程还是要依靠其他基层的官员 , 而顺宗对他们的排斥让许多诏令的推行层层受阻 , 直到宪宗时期才被有效实行起来 。

|永贞革新:唐顺宗无奈又失意的人生缩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结语:
总的来说 , 顺宗此次的永贞革新过于莽撞 , 缺少技巧 , 在劣势的前提下选择和既得利益集团正面发生碰撞 , 失败是必然的 。但是也不能说这次的永贞革新是一无所获的 , 顺宗的儿子宪宗继承了父亲的理念 , 在位时期继续实行新政 , 最后开创了唐朝最后一次盛世 , 史称"元和中兴" 。而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成员最后虽然没有取得政治上的胜利 , 但是却都成为了一代文豪 , 他们的诗歌依旧传诵至今 。参考文献;《新唐书》《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