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_本文原题:故乡的记忆
文/王金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西辽河是科尔沁草原的母亲河 , 它宛如一条巨龙 , 在千百年的时光里 , 由北向南滚动着蜿蜒曲折的身躯 , 身后留下了一片片广袤的原野 , 被现代人称之为西辽河冲积平原 。 在时空的隧道里 ,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融合 , 天籁般的牧歌被耕耘的马达声所替代 , 渐渐远去 。 如今 , 已是平畴沃野、阡陌纵横、五谷飘香 。
我的家乡就坐落在这片大平原 , 距西辽河北岸1000多米的小村庄 , 一个生我养我伴我成长的地方 , 也是我生命的沃土 。 从出生到离开在那里度过35个春秋 , 搬进通辽至今也正好35个寒暑 , 时光里的数字巧合 , 城乡各半 。 回望逝去的岁月 , 挥之不去的是故乡的感怀与乡愁 。
家乡老地名“新立窑” , 隶属开鲁县保安农场 , 现在称为“三星分场” 。 位于开鲁县与老通辽县交界处 , 现科尔沁区原胜利乡的徐家窑村、王家油房村与新立窑村呈三角形 , 三个村相距不足1公里 。 村子是一丁姓大户人家所建 , 取名“新立窑” , 窑字可能与防匪患有关 。 上世纪40年代 , 村子只有一条街17户人家 , 路南8户 , 路北9户 。 据说解放前 , 新立窑村是一村分两县 , 路南归开鲁县所辖 , 路北归通辽县 , 解放后 , 把整村划归开鲁县 , 两县边界移至村北约500米处 , 一直延续至今 。
故乡的河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上世纪50年代 , 村前有一道大堤 , 是防辽河水患而修筑的民堤 , 在民堤下边有一条干河 , 就是辽河故道 。 尽管它不是常年有水 , 但它曾经流淌在故乡人的心中 。 老人说多少年前 , 老河的河身就在这 , 后来老河搬家到南边去了 , 家乡人 , 一直称西辽河为老河 。
解放前夕 , 我们全家落户到这个村 , 因房无一间 , 地无一垄 , 土改时 , 划分成分是雇农 。 据母亲讲 , 刚来时 , 二哥给大户人家放牛 , 当时只有14岁 。 一次赶牛回家 , 遭遇干河来水 , 水流湍急 , 二哥没见过这场面 , 又不会游泳 。 没办法急中生智 , 他把牛赶入水中过河 , 最后一头牛入河后 , 他在水中紧紧地抓住牛尾巴 , 才穿过急流游到岸上 , 在险中捡了一条命 。 到家后惊吓得哇哇大哭 , 母亲每每讲起都眼含泪花 。
1964年我考入开鲁县保安中学读书 。 学校距村子30华里 , 每两周徒步回一次家 , 周六下午和同学结伴同行 , 有时抄近路不走大路 , 沿途我们才发现 , 学校门前的辽河故道与我们村干河是相连的一条河道 。 至于这条河上游起于何处不得而知 , 问一些当地人也说不清楚 。
上世纪50年代初 , 村东南的辽河故道修起一道大堤 , 高度3米多 , 堤顶能过大马车 , 被称之为大国堤 。 国堤南端挖开一条人工渠 , 可将水引至白音花村进入辽河 。 每年春汇大水漫灌 , 几百亩地一道大堤 , 水量很大 , 水满后才扒开大提 , 灌溉下一方地 。 最后一方地水到国堤下时 , 生产队将安排大批劳动力昼夜严防死守 , 因为一旦国堤决口 , 下游的村屯必受其害 , 后果不堪设想 。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 机马牛齐上阵 , 平整土地 , 修畦田 , 使原始风貌的上沿在视野中远去 。 如今家乡的土地 , 已是田成方 , 林成网的现代化田园 。 故乡干河的痕迹 , 早已无影无踪 , 只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里 。
故乡的柳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那时 , 全村只有一条街 , 我家住在路北居中位置 。分页标题
东院是当地的老户 , 院落很大 , 被称为刘家大院 。 他家门前有一棵大柳树 。 我六七岁时 , 树干直径就有一米多 , 四五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围拢 。 大柳树枝丫繁茂 , 树冠很大 , 裸露的树根有三四十公分粗 , 凸出地面 。 据母亲讲 , 这是刘家早些年在大门前埋下栓马的柳树桩 , 第二年春天 , 居然绽放嫩芽 , 长势茂盛 , 几年后 , 成为一棵大树 。 大树曾遭过雷击 , 中间有一道树洞 。 天灾并没有阻碍它生命的顽强 , 依然送暑迎寒、春绿秋黄 。
大柳树是村子的一道风景 , 也是一个地标 , 惹人注目 。 它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时光 。 大树下是我们儿时的小伙伴打“啪叽”、弹玻璃球的最佳去处;大树旁是我们用高粱秸当马骑、追逐嬉戏的游乐场 。 即使我们走进学堂 , 放学回家 , 依然是我流连忘返的地方 。 每度春回大地 , 大柳树在摇曳的春风里绿满枝条 , 我们剪下树枝 , 拧下皮筒 , 做成口哨 , 嘟嘟的响声伴着春的旋律 , 随风荡漾 。 大柳树珍藏我童年的无尽欢乐和少年的纯真岁月 。 多少年后 , 每一次路过看到它碧玉妆成的身影 , 万条垂下的绿丝 , 让我驻足感叹诗意的绿色 。
1976年 , 我被调到农场中学教书 , 大柳树的影子渐渐疏远 。 几年后 ,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这条街 , 发现大柳树不在了 。 经打听 , 才知道生产队建酒坊 , 因缺柳木板 , 给了刘家12根杨木檩子 , 然后把大柳树给放倒 , 破板子做烧锅 。 听完后 , 觉得很惋惜 , 视觉的失落让心里多了一些惆怅 。
故乡的水
沙石柳画|故乡的记忆故乡的河故乡的柳故乡的水
本文插图
水是生命的源泉 , 井是水之源 。 在辽河岸边长大的我 , 经历了从原始的井水提取方式 , 目睹了农村用水与井的变迁 。
记得全村只有一眼大井 , 在我家东100多米处 , 无论春夏秋冬 , 家家户户或早或晚去井边挑水 , 最早人们多数用木桶 , 后来渐渐用洋桶 , 也就是铁皮桶 。 妇女去挑水 , 用柳条编的称“柳罐斗子”拴上麻绳提水 , 再倒入水桶 , 然后用扁担挑走 。 男人去挑水 , 也有不带提水桶 , 只用扁担钩 , 挂住水桶 , 把水桶续到水面轻轻一摆 , 待桶内水满 , 用扁担直接把水桶提上来 , 再用此法将另一支桶灌满 , 然后挑走 。 我到十几岁后 , 开始挑水 , 很快也学会了此法 , 但有时也失手 , 在摆桶时桶脱钩 , 灌满水就会沉到井底 , 这样还得回家取绳或长杆 , 把桶打捞上来 。
到上世纪50年代后期 , 随着户数增加 , 人口增多 , 村子在距我家西100米处 , 又打了一眼井 。 所谓打井 , 其实是挖井 , 季节选在入冬之后 , 先挖开直径大约一丈多的圆形大坑 , 并在一侧挖开一米多宽的斜坡 , 被称为“马道” , 便于运土 , 挖至两米左右 , 就要到水层 , 立即停工 , 待到数久天 , 冰冻期 , 再安排劳力用丁字镐刨土 , 一层一层地刨 , 不能刨漏水 , 把刨下来土块用柳条编的土篮提到地面 。 然后坑口再冻一晚上 , 第二天再刨 。 一般距地面4米左右深度就开始砌井 , 用柳树根或把柳树截成段按原形码起来 。 新的一眼井诞生了 , 住在村西边的住户 , 方便很多 , 我家正在两井之间 , 但去新井挑水更多一些 。
大约我十几岁的时候 , 各家各户开始在自家园子里挖井 , 方法和工序与挖大井基本相同 , 只是井的规格小些 。 我家的土井 , 一米多一点就看到水位 。 每年春季 , 生产队春汇 , 家里的井水与地面就平口了 , 出于好奇趴在地上 , 把头伸进井边可直接饮水 。 每有这样动作 , 会遭到大人训斥 , 怕掉井里 。 自家庭院有了井 , 除饮用水之外 , 还可以浇菜园 , 小菜园开始有了盎然生机 。
后来有了“洋井” , 即铁管井 , 我们家是村里打洋井较早的人家 。
进入铁管的时代 , 水的质量较土井有了显著提升 , 也一直持续了二三十年 。 到上世纪90年代 , 井还是这个井 , 条件好的人家开始买小水泵换掉井头 , 用电抽水 , 主要用于浇园子 , 节省了劳动强度 。分页标题
近些年 , 农村普遍进行改水 , 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 , 这是质的飞跃 。 井的变迁 , 人们吃水方式的改变 , 是生活条件的改善 , 也是生活质量的升华 , 更是时代进步发展的一个缩影 。
我们这代人经历了国家从贫穷落后到今天全面小康社会 , 是我们人生之幸 。 感怀过往 , 珍惜当下的美好 , 新时代将有更多精彩让我们分享 。
来源:通辽日报·西辽河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