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尖叫的鸡|碧江:凋敝苗寨变网红 “篱笆墙的影子”里长出新“部落”



不爱尖叫的鸡|碧江:凋敝苗寨变网红 “篱笆墙的影子”里长出新“部落”
本文插图
昔日的偏僻小山村 , 荒凉凋敝 , 死气沉沉;如今的网红打卡地 , 碧水青山 , 人气兴旺——范木溪的前世今生 , 演绎了一则东西部协作扶贫攻坚的锦绣“童话” 。
隐身于大山深处的范木溪 , 是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街道板栗园村下辖的一个苗家天然村寨 。 昆山对口帮扶工作者们为它量身定制了“旅游扶贫 乡村振兴”方案——先找准市场 , 然后注入1500多万元扶贫资金 , 引进乡伴团体树蛙部落精品民宿项目 。
通过帮扶资金项目化 , 生态环境资源化、建设运营市场化等举措 , 曾经凋敝落寞的范木溪重焕生气希望 , 惊艳黔山 。
扶贫攻坚唤醒山沟里的“空心村”
从碧江城区驱车30分钟 , 即到范木溪 。 山环水绕 , 鸟语蝉鸣 , 林茂花香 , 目力所及之处皆令人心旷神怡 。
树蛙部落精品民宿负责人张建平先容 , 这里北依屋后山 , 南面大梁河 , 拥有75%以上的森林覆盖率 , 多物种在此和谐共生 , 生态好、住宿优 , 人与大自然亲密融洽 。
然而 , 过去的范木溪却是另一番的光景 。依山傍水的范木溪村民 , 却因山而愁、因水而忧 。 山阻碍村子发展的步伐 , 水挡住村民致富的梦想 。
在2014年之前 , 这里村民出行 , 靠泛木或乘舟度过大梁河 , 于是便有了“范木溪”的由来 。
出行不便 , 生活贫困 , 青壮村民纷纷外出餬口 ,2018年 , 全村14户村民53人 , 只有3户白叟与照顾白叟的妇女留守 , 多数房屋破落 , 土地荒凉 。
乡村凋敝落寞 , 该何去何从?
2017年 , 昆山市与碧江区结成帮扶对子 。 昆山援碧工作组主动作为 , 与昆山旅游度假区、民宿品牌同盟“乡伴团体树蛙部落”共同谋划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项目 。
昆山市对口帮扶碧江区工作组组长、碧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孙道寻说 , 项目采取EPC+O(业态运营)模式 , 探索“合作社主体+公司化运营+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分红”的乡村民宿扶贫模式 , 打造的“农旅结合 乡村振兴”东西部扶贫协作精品示范基地 。
2018年11月 , 昆山市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 , 用于该项目一建期建设 。 2019年5月 , 项目建设启动 。
“让范木溪村民们忧愁的山和水 , 恰恰是优质的生态旅游资源 。 ”孙道寻先容 , 而“乡伴团体树蛙部落”正苦苦寻觅这样的资源 , 于是 , 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 , 在这里一拍即合 。
由此 , 凋敝山村迎来发展新机遇 。
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
今年5月 , 范木溪树蛙部落精品民宿投入试营运 。
近日 , 小哥实地探访范木溪 。 走过大梁河上的石桥 , 就来到了桃源般的秘境:绿树丛中 , 银白色的星空穹顶屋 , 宛如一颗颗珍珠嵌在翡翠盘上;三角树蛙亲子阁楼 , 创意源于河姆渡文化干栏式建筑 , 融古朴和现代与一体;山坡上 , 星星点点的苗家小屋在竹林中若隐若现 。
万兆国一家五口人是范木溪原住民 , 以前以种地为生 , 收获只够填饱肚子 。 为了解决全家生计 , 他常年在外打零工 , 想挣脱贫困 , 但事与愿违 。
树蛙部落投运后 , 万兆国在这里上班 , 他身兼保安和电工两职 , 月收入超过3000元 。
树蛙部落带给万兆国的惊喜不仅如此——他和其他村民还喜获“三金”:流转土地有房钱 , 分红有股金 , 就业有薪金 。 万兆国激动地说:“这是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 ”
喜事一件接一件 。 在距范木溪直线间隔100米的地方 , 政府正规划修建易地安顿点 , 安顿点建好后 , 范木溪的村民可按照1:1.2的比例 , 用村里的老房换新房 。 孙道寻表示 , 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题目 , 优化村庄布局 , 晋升改善农村环境 。
碧江区川硐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黄辉说:“通过‘合作社主体 公司化运营 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户分红’的旅游扶贫模式 , 昆山帮范木溪找到了一条乡村振兴的道路 。 ” 分页标题
【不爱尖叫的鸡|碧江:凋敝苗寨变网红 “篱笆墙的影子”里长出新“部落”】据悉 , 铜仁市有关部分多次来范木溪调研 , 但愿从这里获得启示 。
乡村振兴“双引擎”动力强劲持久
范木溪树蛙部落今年5月开张后 , 来自周边省市乃至江浙沪的游客们纷至沓来 , 周末基本客房爆满 , 平时入住率也达到50% 。 此外 , 乡伴团体树蛙部落的6万多名会员 , 也将成为范木溪树蛙部的消费群体 。
范木溪树蛙部落 , 毕竟凭啥吸引游客?秘诀就在“原汁原味” 。
在青山、森林、溪流的大背景中 , 游客们可休闲、可度假、可探险;在苗寨里 , 游客们可以品尝米豆腐、绿豆粉、板栗鸡、丝娃娃等地方特色美食 , 也可以体验刺绣手工、草坪下午茶、篝火晚会、拓印、蓝晒、徒步等流动……
一位游客把自己在范木溪的旅游经历发到朋友圈里 , 附上一首据称是刘伯温作的诗“江南千条水 , 云贵万重山 。 五百年后看 , 云贵胜江南” , 诗后留下感言“慢生活 , 最中国” 。
为了让市场机制与乡村资源充分对接 , 乡伴团体的项目经营团队进驻范木溪 , 碧江区川硐街道及村委会组织村民成立合作社 , 积极参与项目运营、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工作 , 晋升村集体经济发展水平 , “公司 合作社” , 锻造了范木溪乡村振兴的“双引擎” 。
乡伴团体主攻范木溪精品民宿项目 , 分为双创中央(含风物展示、乡村文创、扶贫展示、教育培训)和树蛙生活中央(含入住服务、树蛙餐饮、风物展示、生态体验) , 并新建乡创中央风物馆、乡村振兴学堂等基础配套举措措施 。
授人以鱼 , 不如授人以渔 。 乡伴团体树蛙部落专业团队在双创中央内设有培训中心 , 按期为当地村民培训文化旅游知识、环保知识、保洁技能等培训 , 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等衍生行业 。
同时 , 村合作社与双创中央一起带动周边区域的柚子、黄桃、竹笋、茶叶等特产经营 , 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 。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 我们尽可能做到原生态 , 好比尽量避免硬化土地 , 目的是为了保护泥土与植被 。 ”孙道寻说 , 范木溪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实现山林与村落、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已经不仅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帮扶项目 , 更是一张贵州乡村振兴的网红咭片 。 (碧江融媒体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