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_本文原题: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崎岖的礁石守护着这片鹅卵石海滩 , 它是众多法国电影的取景地 。 1907年 , 画家乔治·布拉克( Georges Braque )曾带着画笔来到这里勾勒出了眼前景色 — 被阳光照射出紫色和黄色的礁石 , 乳白色的天空和深蓝的大海 。
如今法国人在海滩的遮阳伞下野餐 , 男孩们从悬崖上鼓起勇气跳入海中 , 激起的浪花打湿了正在戏水的女孩们的裙角 。 法国人亲切地称这里 Le Poudingue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La Ciotat (1907) Georges Braque
黄昏时分 , 人们从沙滩上起身 , 缓步走到沙滩背后的 La Rif 餐厅(也是一座酒店) 。 在木质露天平台上 , 享用日落前的开胃酒;女服务生正在餐厅中整理桌椅 , 桌子上面摆满了古董和东方风情的扇子 , 让人丝毫不觉得自己身在法国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这家餐厅已经经营了三代人 , 现任老板的祖父母在苏联时期移居法国 , 并在19世纪60年代开业了一家小酒馆 , 后来扩张时多加了几间客房 。
夏天的时候 ,
祖父会在无花果树间挂起吊床 ,
客人只需支付10法郎 ,
夜晚就可以睡在星空下 。
许多人说起拉西奥塔 , 总能联想到卢米埃兄弟 , 1895年9月21日 , 卢米埃兄弟执导的黑白无声纪录短片《大海》( La Mer )在这里首映 。 戴着王冠的国家元首和各界名流下榻在尼斯、戛纳和海耶尔 , 这里被认为是法国南部的最后边疆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而 拉西奥塔则无人问津 , 即使在今天 , 相比“自命不凡”的蔚蓝海岸 , 这里仍算的上安静 , 没有超模和好莱坞明星 , 更不用说满街的奢饰品商店 。但拉齐奥塔却有着自己的魅力:玫瑰酒和橄榄;芳香的肥皂和编织的篮子;陶器和手工珠宝;柔软的亚麻衬衫和轻薄的沙滩罩衫 。
山坡上有近80个葡萄园 ,
出产一些法国最优质的葡萄酒 。
阳光孕育下的黑醋栗
被地中海的盐分和白垩土的酸性调和;
班多尔的慕合怀特果香浓郁 ,
但不乏深沉内敛的魅力 。
虽然拉西奥塔和卡西斯之间仅需30分钟车程 , 但却有两家拥有海景景致的米其林餐厅 。 乡村小酒馆也不少 , 提供热气腾腾的鱼汤和鲜美的蒜香面包片 。 还有渔村里新鲜捕获的的带刺的紫色海胆 , 配上一杯清凉的气泡酒 , 海胆散发出奶油般的甜味 , 或许比喻成海洋中的冰淇淋再恰当不过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英国作家阿道司 ·赫胥黎( Aldous Huxley )和其妻子玛丽娅曾旅居与此 。 七年来 , 几乎失明的赫胥黎在一座小山上写字画画 , 而妻子玛丽娅会开着一辆红色布加迪去市集采购 , 然后在花园里招待好友们 。 正是在这种平和愉悦的环境下 ,赫胥黎完成了他的代表作、世界三大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另两部作品为《一九八四》和《我们》)以及《加沙盲人》 , 并学习了瑜伽和冥想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Aldous Hucley (1934) Credit by Pictoral Press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左: 托马斯·曼作品《魔山》右: 剧作家 布尔托·布莱希特 分页标题
随着德国纳粹主义的兴起 , 具有良知的德国作家们也曾短暂停歇于此 , 193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魔山》的作者保尔·托马斯·曼( Paul Thomas Mann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和戏剧《四川好人》的作者布尔托·布莱希特( Bertolt Brecht )会 相约在酒吧或咖啡馆内 , 热烈地讨论着哲学 , 猜测着世界的走势 。

赫胥黎|法国里维埃拉|随心所欲的思想
本文插图
在被作家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 ) 称为“天堂”的卡西斯 , 我们乘船出海 , 寻找天然洞穴 。 落潮时船长停下船 , 示意我们跳入海中 。光线在海面上闪烁的让人睁不开眼 , 顺着狭窄的缝隙游入半黑暗的洞穴中 , 海水冲刷的回响仿如管风琴的乐声 , 闭上眼 , 思想也开始随心所欲地游荡 。
「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内容 」
法国南部|居于山野 , 归于自然
意大利西西里岛|逆光里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