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科文中心|考编干货 | 专业基础知识中语文科目——诗歌鉴赏


_本文原题:考编干货 | 专业基础知识中语文科目——诗歌鉴赏
语文科目的教招考试中 , 常考诗歌类别有:赠友送别诗、羁旅行役诗、论道说理诗、思妇闺情诗、思乡怀人诗、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等 。 那在教师资格证比试中如何鉴赏古代诗歌呢?
小编今天就来分类讲解咯 , 各位好汉请抱拳!

北师大教科文中心|考编干货 | 专业基础知识中语文科目——诗歌鉴赏
本文插图
01、赠友送别诗
古代的送别诗 , 往往是由眼前景而触发心中情 , 鉴赏时要关注送别诗中的时空意象和常见物象 , 如离别诗中常出现的“日暮”“斜阳”“月夜”“清晨”“暮钟”等表明时间的意象和“长亭”“南浦”“客舍”“曲江”“阳关”等表示地点的意象 , 以及“寒蝉”“杨柳”“浮云”“孤舟”“浊酒”等表离情别意的物象 。 艺术手法上常常会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 常用虚实相生、对比衬托的手法;或直抒依依不舍的离情、情深意长的感恩、孤寂惆怅的悲伤;或借诗一吐心中积愤、表明高风亮节的志向、传达真挚坦诚的勉励等 。 鉴赏时应注意所写之景的色调对直接表达诗人感情的作用 。 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 ,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 愁听清猿梦里长 。 ”
02、羁旅行役诗
中国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 , 滞留他乡 , 漂泊无定 , 往往容易触景生情 , 感时生情 , 如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独处、清明踏青、暮春清秋、途穷日暮 , 自然而然会引发对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的感伤 , 触发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之情 。 常用的手法是情景交融、融情于景 , 鉴赏时要抓住意象 , 明确作者写了哪些“眼中景” , 借此抒发怎样的“心中情” 。 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 ”
羁旅行役诗大多具有感时生情、以景显情、用典含情等三个特点 。
03、论道说理诗
古代哲理诗 , 意境深远 , 启迪心扉 , 以理趣见长 , 耐人寻味 。 表达形式有借景说理 , 如朱熹的《观书有感》;有即事说理 , 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有托物说理 , 如欧阳修的《画眉鸟》 。
哲理诗往往是叙议结合 , 寓理于事 , 寓理于景 。 常常借助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方法 。 在解读哲理诗中的哲理时 , 首先要品味诗句 , 抓住形象(景、物、事)特点 , 进而联系社会现象、生活实际 , 由此及彼地联想 , 悟出其中蕴含的哲理 。 如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节物相催各自新 , 痴心儿女挽留春 。 芳菲歇去何须恨 , 夏木阴阴正可人 。 ”
04、思妇闺情诗
思妇闺情诗主要有宫怨诗和闺怨诗两类 。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女子对自由被禁锢、遭人冷落的处境的怨恨 , 表达对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 如汉乐府《怨歌行》:“常恐秋节至 , 凉飙夺炎热 。 弃捐箧笥中 , 恩情中道绝” , 运用比喻写出了“君恩无常”;闺怨诗则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的忧伤 , 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 如王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 , 春日凝妆上翠楼 。 忽见陌头杨柳色 , 悔教夫婿觅封侯 。 ”
05、思乡怀人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 , 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 , 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 ,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 , 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
其特点多借景抒情 , 寓情于景 , 望月伤心 , 见花落泪 , 听雨思亲 , 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 , 因而此类诗中常有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 。 如晏几道的《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 千里念行客 。 飞云过尽 , 归鸿无信 , 何处寄书得 。 泪弹不尽临窗滴 , 就砚旋研墨 。 渐写到别来 , 此情深处 , 红笺为无色 。 ” 分页标题
06、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 , 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的诗歌 。 这类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 , 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 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 , 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 。 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 , 蕴含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 。 在构思上 , 有以景衬情的 , 如周朴的《春日秦国怀古》:“荒郊一望欲消魂 , 泾水萦纡傍远村 。 牛马放多春草尽 , 原田耕破古碑存 。 云和积雪苍山晚 , 烟伴残阳绿树昏 。 数里黄沙行客路 , 不堪回首思秦原 。 ”
07、山水田园诗
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 厌恶官场、远离浊世 , 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或描写美丽的自然风光 , 表达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 , 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 , 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 , 追求隐逸 , 有消极避世的思想 。 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 , 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景物的能力 。 如张耒的《初见嵩山》:“年来鞍马困尘埃 , 赖有青山豁我怀 。 日暮北风吹雨去 , 数峰清瘦出云来 。 ”
08、托物言志诗
托物言志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 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 ,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志趣、节操的化身 , 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 情感上 , 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 如李商隐的《柳》;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 , 如修睦注的《落叶》:“雨过闲田地 , 重重落叶红 。 翻思向春日 , 肯信有秋风 。 几处随流水 , 河边乱暮空 。 只应松自立 , 而不与君同 。 ”
09、边塞征战诗
内容上 , 或描写塞外风光 , 或表现征战之苦 , 或抒发卫国豪情 , 或讽谏穷兵黩武 。 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 如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破讷沙头雁正飞 , 鸊鹈泉上战初归 。 平明臼出东南地 , 满碛寒光生铁衣 。 ”
鉴赏边塞诗 , 首先要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 知人论世:盛唐边塞诗构成“盛唐精神”的壮丽音节 , 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 如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晚唐国势式微 , 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 , 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 如陈陶《陇西行》:“可怜无定河边骨 , 犹是春闺梦里人”;宋代 , 尤其是南宋 , 边塞诗交织着救亡御侮的悲怆呼号 。 其次 , 要体会征战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军和久戍思乡的矛盾 , 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 , 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 。
小编的鸡腿就靠你啦 , 点个赞这要求不过分吧

北师大教科文中心|考编干货 | 专业基础知识中语文科目——诗歌鉴赏
本文插图
【北师大教科文中心|考编干货 | 专业基础知识中语文科目——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