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何说宋太祖赵匡胤之死, 其弟赵光义难脱干系?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非常有人情味的开国皇帝 , 可惜 , 英年早逝 , 只当了16年天子 , 就稀里糊涂地死了 。
976年 , 他刚刚50岁 。 虽说 , 官修《宋史》对宋太祖的猝死原因做了各种各样的遮掩和粉饰 , 但仍通过形形色色的破绽证明:赵匡胤是被亲弟弟赵光义谋杀的 。
宫廷疑案 , 玄机重重 , 未能躬逢其盛的后人 , 只能在故纸堆里摸"狐狸尾巴" 。 老谋深算的赵光义怎么能躲开这些穷追猛打的诘问呢?说他是"窃国大盗" , 自然有几分道理 。
文章图片
其一 , 赵匡胤之死 , 赵光义的嫌疑最大 。
赵匡胤比赵光义大12岁 , 他们一块儿参与了"陈桥兵变" , 都算是赵宋朝廷最重要的奠基人 。 《宋史·本纪》热情洋溢地赞颂这哥儿俩如何情深意长、肝胆相照 。 赵光义病了 , 赵匡胤亲自到床头去服侍 , 烧艾草热灸的时候 , 哥哥惟恐烫坏了弟弟 , 就先在自己身上烧几下--手足深情 , 令人感喟 。 赵匡胤常对身边的近臣夸赞赵光义说:我这位兄弟 , 降生的时候就和普通人不一样 , 仔细瞧瞧 , 他龙行虎步 , 威风凛凛 , 将来必定是太平天子 。 甚至还谦虚地表示:"福德吾所不及 。 "
令世人狐疑的是 , 春秋鼎盛、耳聪目明的赵匡胤 , 竟然在一夜之间暴亡?好端端一个男子汉 , 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
【赵匡胤|为何说宋太祖赵匡胤之死, 其弟赵光义难脱干系?】正史记录非常潦草:"癸丑夕 , 帝崩于万岁殿 , 年五十 。 殡于殿西阶……"至于死因 , 压根儿没提 。
《湘山野录》中记载 , 赵匡胤死前一晚 , 天气极寒 , 他跟赵光义饮酒 , 俩兄弟一直喝到深夜 。 本不该留宿内廷的赵光义却厮守在皇帝身边 。 当夜 , 赵匡胤发出莫名其妙的呼喊声 , 且传出"烛影斧声" 。
赵光义即位后 , 亲自主持编修《太祖实录》 , 并三次修改了其中一些内容 。 即便这样 , 他本人还是不太满意 。 为了一位死去皇帝的"起居注" , 至于费这么大劲吗?真是欲盖弥彰 , 越描越黑 。
其二 , 《太祖实录》忽然冒出了所谓"金匮预盟"
《宋史》把这份神秘的"金匮预盟"描绘得有鼻子有眼--杜太后是个通情达理的女人 , 病危前 , 她把赵匡胤和丞相赵普叫到床前 , 留下了匪夷所思的"遗嘱" 。 太后认为 , 赵宋之所以能获取后周的江山 , 就是因为周世宗任用了一个小孩子当皇帝 , 如果是一位壮年英武的君主 , 绝不会出现"陈桥兵变" 。 为了不让这种惨痛的历史重演 , 为了维护赵宋亿万年社稷 , 太后责令赵匡胤必须选择一位"长君"做接班人 。 赵匡胤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 太后自然非常满意 , 遂命赵普白纸黑字记录下来 , 并把这份政治遗嘱当作"基本国策"珍藏在黄金 宝柜里 。 倘若果真如此 , 也算赵光义正大光明 。 偏偏所谓"金匮预盟"的来历非常暧昧 。 这可是出师有名的铁证啊!赵光义登基 , 不可能无视"金匮预盟" 。 奇怪的是 , 《太祖实录》第一次编修的时候 , 居然未对这件重大事件做丝毫记载 。 《宋史》贩卖的"金匮预盟" , 是后来才加进去的 。
仔细分析 , 赵光义的政治骗术漏洞百出 。 杜太后去世时 , 赵匡胤只有35岁 , 赵光义刚刚23岁 , 那时 , 赵匡胤的次子德昭已经11岁 , 四子德芳也3岁了 。 问题是 , 赵匡胤并不是立刻就死 , 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呢?也许还能享国十年、二十年……何必火急火燎地安排接班人呢?即使赵匡胤几年后去世 , 也不会出现后周柴世宗七岁孤儿断送江山的局面 。 杜太后是个明白人 , 绝不可能出此下策 。 况且 , "金匮预盟"是赵光义登基5年后 , 赵普才密奏 。 这种驴唇不对马嘴的解释 , 也只能糊弄外星人 。
其三 , 迫不及待地更改年号 , 大有造成既成事实的嫌疑 。
按理说 , 老皇帝去世 , 新君一般继续沿用旧有年号 , 直到第二年 , 才启用新纪元 。 可是 , 赵光义根本顾不得这些"妈妈令" , 还没等到这一年结束 , 就换上了自己的年号 。 他冒天下之大不韪 , 把仅剩两个月的"开宝九年" , 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 这种打破常规的险招儿 , 已将自己推上了舆论的审判台 。 他的动机只有一个:抢先为自己"正名" 。 惟恐皇帝大位被谁抢了去 。 提前改元的做法 , 遭到了史官的公开批评 , 《宋史·太宗本纪》拽住了赵光义的几条"小尾巴" , 提前更改年号这件事名列第一 。分页标题
其四 , 赵光义剪除后患 , 将"金匮预盟"所覆盖的接班人一网打尽 。
即便确实存在所谓"金匮预盟" , 这份文件的核心无非是提供了"兄终弟及"的合法根据 。 说白了 , 哥哥死了 , 兄弟干 , 就是不能让给小崽子 。 那么 , 有朝一日赵光义撒手人寰 , 身后怎么安排 , 皇帝大位会不会落到自己兄弟身上?或者转而回到赵匡胤的子嗣手里?为剪除后患 , 赵光义不惜对至亲骨肉 , 大开杀戒 。 先说赵匡胤那一枝 , "太祖四子:长滕王德秀 , 次燕懿王德昭 , 次舒王德林 , 次秦康惠王德芳 。 德秀、德林皆早亡"也就是说 , 最大的潜在对手是年长的德昭、年幼的德芳 。 再说自己的兄弟 , 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弟弟--秦王赵廷美 。 "欲加之罪 , 何患无辞?"赵光义亲自导演 , 将亲弟弟赵廷美、亲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一一逼上绝路 。 结果 , 赵廷美被贬房州 , 38岁抑郁而终;赵德昭被逼自杀 , 年满30岁;赵德芳像老爹一样 , 不明不白得暴病而死 , 年仅23岁……
最终 , 赵光义端坐在血腥弥漫的皇位上------
上述迹象表明 , 宋太宗即位是非正常继统 , 后人怎么会不提出疑义呢?
近世学术界基本上肯定宋太祖确实死于非命 , 但有关具体的死因 , 则又有一些新的说法 。 一是从医学的角度出发 , 认为太祖死于家族遗传的燥狂忧郁症 。 一说承认太祖与太宗之间有较深的矛盾 , 但认为"烛影斧声"事件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事件 。 其起因是太宗趁太祖熟睡之际 , 调戏其宠姬花蕊夫人费氏 , 被太祖发觉而怒斥之 。 太宗自知无法取得胞兄谅宥 , 便下了毒手 。
- 年羹尧|年羹尧手握几十万大军,为何宁愿被赐死也不造反?理由其实很简单
- 溥仪|清朝灭亡了109年,为何还有人在守皇陵?是谁给他们发工资?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安禄山|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 曾国藩|曾国藩告诫我们:饭桌上有这种行为的人,万不能深交,这是为何?
- 诸葛亮|诸葛亮的墓为何千年来无人敢盗?刘伯温:所有事都在他的谋算之中
- 坚守比逃避更有意义?为何斯大林坚守莫斯科库图佐夫却选择放弃?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官至解放军总后勤部主任,他被评为中将衔,为何突然被取消
- 大清已亡100多年,皇室早不存在,为何还有守墓人?谁给他们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