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改“汗”为“帝”

可汗 , kě hàn , 1、亦作"可罕";2、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又称大汗、合罕、汗王 , 简称汗 。汗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 , 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 , 汉语译作“可寒” 。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 。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 , 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
女真族与蒙古族相邻 , 受蒙古文化影响很深 , 故努尔哈赤建国即位之后 , 称“汗” 。但努尔哈赤在一些对明朝或朝鲜的文书中 , 称“大金国汗”或“大金国皇帝” , 实际上是“汗”即“帝” 。万历皇帝在满文中就是“万历汗” 。
皇太极继位后仍称“汗” 。在满文中,凡大金国皇帝处 , “帝”仍用“汗” 。皇太极与袁崇焕议和时 , 汉文书信中所写“大金国皇帝”字样 , 曾被袁崇焕指责为议和的障碍 。皇太极对此作出让步 , 曾声明不称“帝”而称“汗” 。这是因为在明朝人看来,只有明朝皇帝才能称“皇帝” , “帝”与“汗”是不同等级的尊称 。

|皇太极改“汗”为“帝”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皇太极画像
【|皇太极改“汗”为“帝”】随着后金国军政势力的发展与强大 , 皇太极的尊称 , 由“大汗”向“皇帝”提升 , 当属必然 。因为在女真族的概念中 , 虽然“汗”即“帝” , 但“皇帝”一词 , 在汉文化中是比少数民族的“汗”为更尊贵的称谓 。皇太极在绥服蒙古、战败朝鲜、南攻明朝、北征索伦 , 屡次取得胜利之后 , 自然不甘于做“大汗” , 而是要做“皇帝” 。皇太极在建号大清的同时,接受了满、蒙、汉群臣恭上“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 。皇太极尊称“皇帝" , 而把出于蒙古语的 “汗”封赐给外藩蒙古王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