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碳化硅器件已导入欧洲新能源汽车,上海瀚薪3300V产品今年底量产



充电桩|碳化硅器件已导入欧洲新能源汽车,上海瀚薪3300V产品今年底量产
本文插图
集微网消息 , 11月3日-5日 , 首届慕尼黑华南电子展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拉开序幕 。 此次展会上 , 上海瀚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上海瀚薪”)携多款重磅碳化硅新品亮相 , 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士的眼球 。
上海瀚薪是一家致力于研发与生产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功率器件及功率模块的高科技企业 , 也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大规模量产车规级碳化硅MOS管、二极管并规模出货给全球知名客户的高科技公司 。
瀚薪科技秉承专注务实的理念 , 一直在碳化硅领域坚持自己的自主发展之路并取得瞩目的成绩 。 “事实上 , 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这个领域 , 我们一直是排在全球前列 。 ”上海瀚薪董事长徐菲接受集微网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2018年Digital Times的市场调研报告中的碳化硅器件排名中瀚薪科技已经是名列全球前五 。
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 , 上海瀚薪拥有近40项的全球发明专利(美国、中国等) , 包括器件设计专利和器件工艺专利 , 其中公司将多项器件生产工艺专利授权给合作方并同他们一起协同进行晶圆的生产和良率提升 。 今年公司又在国内外申请了近十项发明专利 , 对碳化硅的知识产权做进一步的布局 。
据集微网了解 , 上海瀚薪是完全的一家内资公司 , 现有的股东包括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东方富海和架桥资本等 , 其中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是国家财政部旗下的、专门扶植高科技类中小企业的国家级引导基金 , 东方富海和架桥资本是国内一线的创业投资基金 。 近期即将完成Pre-A轮融资 , 将会引入多家重量级的产业基金 , 这将对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带来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
对于为何上海瀚薪只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领域 , 徐董坦言 , “我们希望在第三代半导体这个领域能够弯道超车 。 同海外的竞争对手相比 , 无论是在产品品类、质量还是在产品线规划上 , 我们相差并不大 。 ”
要带动产业链发展 , 首先要求企业有过硬的研发能力和产业链统筹能力 。 据集微网了解 , 上海瀚薪的研发人员占比在70%以上 , 研发核心人物李博士、洪博士等人从2004年开始研究碳化硅相关的器件设计和生产工艺 , 核心团队由二十多位在半导体行业耕耘多年的专家组成 , 团队的研究项目涵盖了碳化硅材料研究 , 功率器件设计、晶圆制造工艺、碳化硅模块设计以及应用开发等方面 。
通过多年在碳化硅领域的深耕和积累 , 2014年瀚薪就已完成650V/1200V全系列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产品的量产和车规认证 , 最大单管电流可以到100A;2017年量产650V/1200V的全系列碳化硅MOS并通过车规认证 , 最低内阻可以到20毫欧 。 发展至今 , 瀚薪已拥有深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器件设计和工艺研发的能力 , 突破了国外大厂在碳化硅技术上的垄断 。
目前 , 上海瀚薪的650V系列 , 1200V系列和1700V系列碳化硅二极管和MOS管均已规模量产 , 且已全部通过车规级认证 , 按照欧洲新能源车企要求开发的3300V系列也已量产 , 目前已经完成客户验证 , 正在导入供应链;同时 , 上海瀚薪采用自有SiC MOS管和二极管设计高功率密度模块 , 已量产出货650V、1200V/100KW以上的功率模块 。
值得一提的是 , 上海瀚薪还拥有自主设计的世界唯一能量产的SiC JMOS产品(成功将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整合到SiC DMOS组件且不增加正常DMOS的面积) 。 通过将JBS和DMOS器件集成在一起 , 可以在单芯片就有了逆变器的集成功能 , 上海瀚薪创新的JMOS技术可实现模块的小型化和更高的功率密度 。 徐董表示:“作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 JMOS将很快将在国内的晶圆厂进行生产” 。
据李博士介绍 , 上海瀚薪的碳化硅产品已在国内外知名公司规模使用 , 涉及的行业包括新能源车的OBC/DC-DC/充电桩、光伏逆变器、通信电源、高端服务器电源、储能、工业电源、高铁、航天工业等 。分页标题
对于目前公司产品主要是出口海外的情况 , 徐董解释道 , 此前SiC器件成本还较高 , 国内车企对此持观望态度 , 只有国外的车企“敢用” 。 但是近两年 , 随着国内对进口替代的需求增加和碳化硅成本的下降 , 加上公司的全系列产品在欧美亚等国的大规模使用 , 国内也有十多家车企拿瀚薪的产品去做验证 。 她进一步表示 ,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庞大 , 是上海瀚薪当下以及未来的主要市场 。
【充电桩|碳化硅器件已导入欧洲新能源汽车,上海瀚薪3300V产品今年底量产】谈及未来发展规划 , 徐董表示:近日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政策正式落地 ,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领域将开启新的增长周期 , 对功率半导体需求大增 , 尤其是性能表现更优异的碳化硅功率器件需求旺盛 。 据 Yole 指出 , 碳化硅最大的应用市场来自汽车 , 与传统解决方案相比 , 利用碳化硅的解决方案可使系统效率更高、重量更轻及结构更加紧密 。 随着碳化硅成本逐渐降低以及在应用端的不断拓宽 , 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 但目前国内碳化硅产品主要依赖进口 , 汽车产业链对此依赖程度尤为突出 。 为了更好地发展国内这个领域 , 徐董表示 , “接下来 , 上海瀚薪会进一步加强在产业链方面的投资和合作 , 与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共同发展 。 ”(校对/C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