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月Daily|为什么我不鼓励你谈“单身式恋爱”?
本文插图
最近追了新版的《东京爱情故事》 , 来聊聊里面出现的一种新时尚恋爱观:“单身式恋爱” 。
主角莉香就是“单身式恋爱”的典型 , 是一个“男人千千万 , 不行咱就换”的独立酷girl:
男生说“男人就是要让女人安心” , 她直接打断:我不需要安心 。
朋友问是否介意男友跟别的女生见面 , 她果断表示不介意:只要是不和我在一起的时间 , 喜欢上别人都是他的自由 。
见面就好好腻歪 , 分开就别再往来;喜欢就全情投入 , 不喜欢就快速拜拜 。 这就是单身式恋爱的核心观念 , 大家一边恋爱 , 一边保持各自生活独立 。 我身边有一些朋友就走的这条恋爱路线 , 相当怡然自得 。
但在羡慕这种状态之前 , 还会有一个“独立陷阱”——
你究竟是真的独立 , 还是只是为了逃避些什么?
披着独立外衣 , 她把自己活成了孤岛
其实越看越不难发现 , 莉香这个姑娘 , 洒脱好像不是真洒脱 , 独立倒很可能是伪独立 。
最后一集 , 已经跟完治分手的莉香去了完治的家乡 , 在海边 , 一向以潇洒示人的莉香对完治说了一段破人设的话:
“真正的我呢 , 一定不是完治所想的那种人 , 很脆弱 , 又很胆小 , 只会装样子 。 突然决定要去纽约 , 也是害怕自己会越来越依赖完治 。 我早就知道我的爱情会逼迫着完治 , 那还不如让自己 , 能尽量久一点留在完治的心里 。 ”
啪 , 独立形象没了 。
这样的话 , 其实莉香说过不止一次 。
之前有一次晚餐 , 完治赞赏莉香“有自己的世界和个性 , 完全不会害怕别人的眼光” , 莉香回应说:
“大家都这么说 , 说完就离开我 。 ”
“从头到尾都是误解 , 没有人了解真正的我 , 所以我总是很孤独 。 ”
完治觉得很惊讶 , 回家后很认真地给出了回应:
“我不会离开的 。 ”
“其实我 , 想知道莉香真正的样子 。 ”
听到完治这么说 , 莉香趴在地上大笑 , 给出的回应却很悲观:
“知道了我真正的样子的话 , 你肯定也会逃走的 。 ”
在剧中 , 这是莉香少有的两次自我袒露 。 她的“洒脱”背后似乎一直存在着某种恐惧:
害怕爱人不会接纳自己的脆弱 , 害怕自己会过度依赖 , 害怕爱的人会离开 , 害怕孤独 。
本文插图
而她处理这些恐惧的方式 , 就是尽可能让自己更“独立”:
害怕爱人不会接纳自己的脆弱 , 就假装自己没有脆弱 , 尽量少地自我暴露 。
害怕自己会过度依赖 , 干脆飞去纽约工作 。
害怕面对离别 , 所以在被提出分手之后 , 也会理性地说:
“这样啊 , 我知道了 , 让我想想 。 ”
然后撒谎说要跟部长结婚 , 主动跟完治说:“请跟我分手吧” , 好像只有这样 , 才能让自己找到一点在关系中的掌控感 。
明明很在乎 , 却因为害怕受伤 , 故意表现得疏离 。 这样的“假性独立” , 有时会把我们爱的人越推越远 。
更具有迷惑性的是 , “假性独立”的人 , 看上去真的过得很不错:
待人彬彬有礼 , 可能是群体中最善于倾听的那个;
心态总是很好 , 看上去无忧无虑的;
每天都有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 生活非常充实 。
这样的强大和完美太吸引人了 , 以至于有时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 潇洒独立的外表背后 , 那一块一直没有被认真打量过的“害怕” 。
朋友曾经跟我感叹过:以为独立就是不依赖任何人 , 却不自觉地活成了孤岛 。
而且 , 这样的“莉香”似乎越来越多了 。
你的独立 , 可能是一种“防御” 分页标题
怎么分辨真正的独立和“假性独立”?一个重要的判断依据 , 是两种“独立”背后不同的驱动力:
真正的独立 , 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过上更美好、开阔、有意义的生活 , 是愿景驱动的;
在这样的驱动下 , 真独立的人会去主动探索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以及为了得到它们 , 自己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 。
对他们来说 , 向人求助、袒露自己的脆弱是生活里自然的一部分 , 跟”独立“并不冲突;他们不排斥跟人建立亲密的连结 , 也不会在表达情绪和需求上有障碍 。
而“假性独立”则是恐惧驱动的 , “独立”的目的是尽可能地避免伤害 , 为了不让拒绝、分离、背叛这样的事情发生 , 从一开始就遏制亲密的需求和可能性 。
于是“独立”就成为一种防御手段 , 会阻碍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少地自我袒露 , 影响他们跟别人建立起真正的亲密关系 。
本文插图
那么 , “假性独立”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 是怎么形成的呢?
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依恋理论 。
依恋理论最早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 · 鲍尔比提出的 , 在他看来 , 人类本能就有依赖他人的需要 , 最典型的就是刚出生的孩子跟父母的关系:
对于尚无生存能力的婴儿来说 , 对养育者的依赖、害怕被抛弃是一种求生本能 , 而父母对孩子的回应方式和频率 , 会极大影响孩子未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 。
在婴儿需要照顾时 , 如果父母总是能给到回应 , 婴儿就会觉得世界和他人是安全可靠的 , 长大之后 , 在进入陌生的世界时 , 他们会对环境更有安全感、更易适应、也更愿意主动跟他人建立联系 , 形成“安全型依恋” 。
相反 , 如果父母总是漠视婴儿的需求 , 或者对他们的照顾时有时无 , 婴儿就会觉得他人是无法信赖的、多变的、不可靠的 , 形成不同的防御机制:比如过度依赖、恐惧亲密、难以信任他人…这些都是“不安全依恋”的表现 。
“假性独立” , 就是这些防御机制的一种 。
在鲍尔比的一项研究中 , 他发现很多孤儿院的儿童都拒绝其他人来照顾自己 , 尽管自己很需要帮助 , 却会对护工表示出冷漠和拒绝的态度 。
本文插图
因为很有可能 , 在他们还不会说话 , 因为饥饿或者疼痛大哭的时候 , 很久都等不来一个可以照顾自己的人 。
这种被漠视的感觉太绝望了 , 为了不再经历这样的感觉 , 他们会选择压抑自己的需要 。
因为只要不说出来 , 就不会被拒绝了 。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 , 孩童时期跟父母的关系 , 就像是我们在开始人生旅途之前 , 需要待很久的一个房子 , 它构建了我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 。
如果这个房子里面是坚固、温暖的 , 这个孩子就会觉得世界也是安全的 , 当他走出房间的时候 , 会很自然地跟别人建立起稳定的联系 , 就像小时候在那个房子里一样 。
就算被拒绝、背叛了 , 他们也不会认为这就是全部的世界 , 不会改变对他人的信任感 , 更快地修复 。
而如果这个房子本身是支离破碎、冷冰冰的 , 这个孩子却只能在这个房子里生存 , 他就会为自己建造一个小房子 , 抵御外面的残酷和伤害 。
当他们走出这个房间的时候 , 最习惯的还是给自己建造一个足够安全的小房子 , 哪怕房子外面有他们很喜欢的人 , 也会因为可能的危险 , 不敢走出那道从小就给自己设置的心门 。
适度依赖才能走向真正的独立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假性独立”倾向 , 可以为自己做点什么呢?
下面是一些可以操作的小建议:
1.识别和接纳防御机制
分页标题
本文插图
你可以对自己近期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做一个记录 , 问问自己:
哪些是愿景驱动的 , 哪些是因为“害怕”?
哪些场景或事件会引发你的特定情绪和行为?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共性?
当你看到自己常用的防御机制时 , 不要急于否定它、甩掉它 , 要知道 , 防御机制也有它的意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 , 它确实起到了保护你的作用 。
允许自己跟它们多待一会 , 也可以尝试跟它们说说话:
你是什么时候来到我身边的?你为什么会来?那个时候发生了什么?
要知道 , 当幼年那些影响你的事情发生的时候 , 作为孩子 , 你是处在这个事件中的 , 心智也还在发展的阶段 , 你是很难看到事情的全貌的 。
但是现在 , 你具备这样的能力了 。 你可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 看看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 它对当年的那个你 , 造成了什么影响 。
当然 , 这个过程即便对现在的你 ,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你要承认这一点 , 允许自己慢慢来 , 必要的时候 , 去寻找咨询师的帮助 。
接着 , 再问问自己:
这些防御机制曾经用来对抗的危险 , 现在还真实存在吗?我还需要它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 脱下这个“小房子” , 你会活得更轻松 , 还可以跟你喜欢的人一起建一个更好的房子 , 你愿意吗?
有一个时刻 , 你意识到 , 过去的行为模式已经不能帮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 , 那就是你的防御机制开始松动瓦解的时候 。
2.跟伴侣探讨
假性独立者经常会有很多“内心戏” , 在探讨的过程中 , 你需要向伴侣解释这些内心戏背后的情绪和需求 , 而不是延续自己一贯的“套路” 。
本文插图
刚开始不熟练 , 可以参考这样的句型:
那天发生了……(还原你们相处过程中的一个冲突 , 不要带情绪和评判字眼 , 客观描述就好)
我做了……(同样客观描述出自己当时的行为) , 你可能会觉得困惑
我当时的想法是……(试着描述自己真实的感受和情绪)
那是因为……(描述自己的需求和困惑)
这样的探讨会帮你们加深彼此的理解 , 在探讨最后 , 你们可以找出一些方法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冲突 。
如果觉得这样的探讨很难进行 , 可以考虑夫妻/伴侣咨询 , 寻求咨询师的帮助 。
3.小范围的自我暴露
把学习向他人求助、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当成一个需要完成的作业 , 有计划地去执行它 。
一开始 , 要注意观察和选择适合自我暴露的对象、时间和场景 , 找到让自己觉得安全和被接纳的环境 。
在自我暴露之前 , 列出你想要分享的内容 , 可以从最容易说出口的那个开始 , 循序渐进 。 如果不愿意也不需要强迫自己 , 允许自己慢慢来 。
对习惯压抑自己需求的人来说 , 自我暴露也是一件非常消耗能量的事情 。 当你决定去完成这个小任务的时候 ,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帮助你修复能量的方式 , 比如独处、听音乐、跟信赖的人待在一起 。
“说出情绪并且得到了理解和接纳” , 这样的体验多了 , 过去的防御机制就会慢慢松动 , 适度的、能够滋养自己的依赖也就成为了可能 。
最后 , 想告诉大家的是:
“独立”和“依赖”从来就不是对立的概念 , 相反 , 真正的独立 , 是从真实稳定的关系中走出来的 。
要建立这样的关系 , 需要机缘、努力和耐心 , 也需要一点破茧而出的勇气 。
这也是亲密关系的神奇之处 , 有一天 , 你发现借由另一个人 , 自己已经有了创造一个新房间的能力 。
【揽月Daily|为什么我不鼓励你谈“单身式恋爱”?】它不仅安全 , 也不会排斥窗外的风景 。 你可以自由地进进出出 , 也可以跟另一个人一起 , 在窗边欣赏漫天的星辰 。分页标题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火烧司马懿,天降大雨时,孔明为什么不放箭?
- |为什么冬天到了银屑病就跟来了?医生:7个原因,避无可避
- 一室|中式风格,为什么会被90后集体嫌弃?
- 爱旅游的哆啦|为什么冲绳更适合冬天去?除了便宜还有这些惊喜!
- 汽车知识|“奥迪A3”为什么加长了?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 一航考研|知道为什么大家一边努力一边拿不到分吗?
- 装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厨房装这种冰箱?美观好看省空间,有钱我也弄
- 汽车用车小助手|自动挡汽车点火方式,是在n档还是P档点火好,为什么?
- 水浒传,宋江|《水浒传》为什么不写宋江的妻子?不算阎婆惜,宋江原来真有妻子
- 呼吸界|为什么有人手术,有人观察?磨玻璃结节观察后会有哪三种结果?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