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9.4高赞:这是综艺的天花板,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二 )


伏生拄杖跪地,欣慰满怀。
两人告别,撒贝宁恭送伏生。老先生这一转身,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一眼千年。
古与今在这一刻,完美交汇,观众们的泪点,又一次,被瞬间击溃。
这期播出之后,不仅立马上了三次微博热搜,就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也一连发布了3篇文章激情解读,认为这是一场文化盛宴。
每一期都是一种中国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所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和表演,真正感人至深的是背后蕴藏的生生不息的中国精神。
在过去的三期节目中,节目组分别聚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精心提取了民本思想、农本思想及科学精神、实录精神。
以第一期《尚书》为例,创作团队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了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了53个版本。
不仅在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功夫,也在精神内核的探讨上力求精益求精。
而刚刚播出的千呼万唤的第四期《本草纲目》,其制作周期更是历经了一个多月,为了在考证上做到完美,甚至已经定档的时间也不惜一改再改。

央视9.4高赞:这是综艺的天花板,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文章插图
不出意外,完美的故事讲述方式,准确的历史细节还原,加上演员王劲松的表演加持,一经播出,观众的泪点再次失守。
这一集的切入点非常巧妙,是从下面这张我们今天已经习以为常的李时珍标准肖像开始说起:

央视9.4高赞:这是综艺的天花板,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文章插图
事实上,这是1952年,画家蒋兆和应莫斯科大学的邀请,所绘制复原的一张李时珍的画像。
其灵感来源,就来自于王世贞为《本草纲目》所作的序言:
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谈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
1953年,莫斯科大学以这张画像为底稿,将李时珍的画像镶嵌在新落成校舍大礼堂的走廊里,和他并列的,还有牛顿、哥白尼、达尔文、居里夫人等:

央视9.4高赞:这是综艺的天花板,一场极其震撼的心灵之旅!
文章插图
整个舞台剧,以一首李时珍的自赋小诗为核心,讲述了他从医、写书、出书,如逆水行舟一般的一生: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
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这是李时珍在青年时期向父亲求说明志、决意行医时所说的话。
青年李时珍随父行医,在为蕲州各地百姓看病时,因为经常遇到辨错药、抓错药的病例,他心中坚定了重修本草的想法。
此后,李时珍查历代典籍书采八百余家,踏万水千山考证诸家本草,穿风霜雨雪,历寒来暑往,守一盏孤灯,用近三十年修撰出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把药物分成十六个部,下面有60个小目,以部为刚,以类为目,共计五十二卷,近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92种,附有药方11096首,并绘有药图1109幅。
这是第一个将纲目分类体系引入本草领域的医药学著作。
要知道在古代,我们大概只有每五百年才会组织一次大型的官修本草活动,而且都是动用全国的力量去进行药物调查,但《本草纲目》可是全都由李时珍自己一人完成的!
为什么要把《本草纲目》编这么大?
李时珍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的学识和时代限制,而对一些药物资料大肆地删减:“此本草之书,所以不厌详悉也。”
《本草纲目》还立言破惑,李时珍会对前人记录的错误、封建迷信等发表他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本草纲目》里面随处可见的“时珍曰”。
李时珍还说,医者,贵在格物。在《本草纲目》第十九卷中,李时珍还特别写道,很多前人犯的错误,原因都是“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
因此李时珍考订本草,尤为注重实地考察: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四川等地,都留下了李时珍寻医访药的足迹。
例如,李时珍是第一个将苦荞和荞麦分列条目的人。
也是第一个在书里面正是记录一种海外传入的植物——玉米的科学家,《本草纲目·谷部·第二十三卷》:
可炸炒食之,炒拆白花,如炒拆糯谷之状。
这种吃法,我们现在称之为——爆米花。
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成书,此时李时珍已经63岁,但由于刊刻工程太大,利润微薄,再加上李时珍藉藉无名,数次寻找出版商均被拒绝,《本草纲目》一时出版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