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士大夫,唐宋时期的士人,与明清时期的士人有何心态上的差异
中国古代所常说的士人 , 一方面是整个国家机器的管理主体 , 另一方面就是传统道义的承担者 , 这两者的互相博弈不仅仅是士人面临的问题 , 也是每个人内心所面临的纷扰 , 尤其是在科举时代 , 士人的心态经常会发生变化 , 他们时而回到儒家最传统的道义理想 , 时而又对功名利禄追求万分 。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阶层 , 他们大多具有官职 , 具有超越常人的思辨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 , 而士大夫中的大多数人都希望成为名望高地位显影响大的主流人士 , 也正因为如此 , 他们的心理结构在不同朝代有着截然不同的变化 , 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士人心态就有所不同 。
文章图片
一、唐朝时期的士人心态
1、文学作品体现士人心态
士人心理结构的变化通常会反映到文学作品中 , 人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探究就可以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士人心态结构的不同 , 在这一点上 , 唐宋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更倾向于用文学来表达心态的变化 , 所以唐宋时期士人心态变化和文学的联系尤为显著 。
2、儒家文化影响士人心态
中国士大夫的心理性格形成由来已久 , 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 当时中国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为系 , 关系的纽带是血缘关系 , 当时的封建社会人们并不会响的加官进爵 , 更倾向于各安其位 , 先秦时期的士大夫更多的是一种追求和谐的心理状态 , 这种状态就反映在以儒家为标志的封建文化和以道家为标志的封建文化 , 但是随着儒家学说越来越受统治者青睐 , 这种趋向于心理博弈的克制性格 , 逐渐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结构 。 但是儒家学说还有积极进取的一面 , 无论是杀身成仁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都是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 , 儒家不仅要求士大夫忍辱负重 , 恪尽职守 , 也要求士大夫具有豪迈志向 。
道家所追求的偏安易于和无我境界 , 虽然也要求人们不必太过在意外部世界 , 但是为了追寻心中的道 , 仍然要上天入地 , 所以儒家和道家相互互补 , 形成了中国士大夫的心理结构 , 这种心理结构是复杂且矛盾的 , 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 甚至略有开放 , 究竟侧重于哪一面 , 和每个朝代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 。
文章图片
3、经济文化交流影响士人心态
唐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最为辉煌的一段篇章 , 他结束了数百年的纷乱 , 李唐王朝在各个领域都十分强盛 , 虽然中间经历过安史之乱 , 但这并不影响唐朝在历史上的地位 , 在文学方面唐朝融合了南北文化 , 而且中外贸易极其发达 , 丝绸之路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外贸易 , 也将外族文化带到中原大地 , 这种文化的融合使得唐朝的文人更加注重开疆拓土 , 唐朝官员所写的诗词也打破了传统规则 , 突破传统 , 兼容并蓄是唐朝诗词的主要特点 。
当时的文人士大夫表现出来的心态 , 基本上是充满热情充满活力的 , 这在唐代文学作品当中也有所体现 , 哪怕是被贬 , 或者是悲伤情绪 , 都有着自由和欢快的内核 , 所在整个时代的基调都是豪迈的 , 热情的 , 也充满着向上的力量 。 唐朝虽然也有或大或小的内忧外患 , 但是唐朝士人的心态更多的是一种自信心 , 不仅仅是对外自信 , 甚至对于唐朝本身也充满信心 , 士人充满希望和自信 , 他们并不相信这个朝代会崩塌 , 也不相信自己所处的时代会失去平衡 , 但是晚唐时期百余年的战争纷扰 , 让士大夫不得不面对真实的世界 。
二、宋王朝时期的士人心态
1、宋朝等级森严 , 阶级完整
结束战争纷乱建立起来的宋王朝 , 其实一直处在矛盾的状态中 , 虽然武力吞并了南唐 , 但是北方契丹仍然对宋朝虎视眈眈 。 宋朝对于外来民族的武力侵略 , 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 献上各种钱财以及燕云十六州后才获得一时安宁 , 虽然宋朝并无大患 , 但是他的繁荣和自信更多来源与虚无 , 既繁华又脆弱 , 那些享受繁华美景的士人 , 内心也在忧心忡忡 。 在这种情况下参加科举制度的一种文人 , 很难像唐朝那般有进取心 , 各种内忧外患 , 都在人们心中隐隐作痛 , 文人也不再是飞扬跋扈 , 意气风发 , 想要去边塞地区从军为国而战 , 也并不是士人的最终理想 , 所以宋朝时期严酷的封建制度越来越等级森严 , 人们的伦理观念也越来越严格 , 对于自由的束缚也越来越严重 , 整个士大夫阶层形成了完整等级 。
- 同为史上最勤政皇帝,朱元璋应付自如,为何雍正却被活活累死?
- 为什么明朝士大夫选择投清自保,宋朝士大夫选择投海?
- 从士大夫和流民阶层看,为什么东晋,南宋延续百年,南明则不能?
- 金元河北人口情况简述第一则:唐宋变革论中的南朝化与北朝化之争
- 吴王夫差和西楚霸王项羽,同为失败者,他们都有哪些惊人的相似?
- 宋代士大夫:宋代城市之中的酒楼茶肆成为了士大夫的休闲娱乐场所
- 刘备|同为穰山之战,为何有人说赵云能以一敌三,却不说许褚以一敌三?
- 溥仪|大清灭亡后,溥仪的七个妹妹怎么样了同为格格,命运却各不相同
- 李自成|清军入关后,同为汉人的农民领袖李自成和张献忠因一消息内斗
- 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却被扫地出门,李严的悲剧人生错在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