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第一老生”之称的于魁智,为何争议不断?被当作反面教材?( 四 )
文章图片
于魁智与新戏《风雨杏黄旗》座谈会
面对着老先生们的质疑 , 于魁智无法解释 , 但他不改初衷 , 坚持自己的唱法 。 他始终认为 , 京剧一定要有个人特色 , 才能有长久的发展 。
并且随着于魁智经验的不断增加 , 创新也越来越大 。 《曹操与杨修》一戏在灯光设计上打破了传统的“大白光”、“大面光”、“一个堂桌几把椅子”的做法 。
于是他不断尝试 , 推出了《赤壁》、《风雨杏黄旗》等一系列的新剧和新式唱法 , 形成了独特的“于式”风格 , 在京剧发展史上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
文章图片
《曹操与杨修》剧照一改京剧简单的背景
时隔多年 , 于魁智已然是中国京剧界的第一老生 , 其唱法也被观众熟知 , 可新旧的争议却一直伴随着于魁智的演出生涯 。
而欣赏他的人将于魁智捧得很高 , 甚至戏曲学院的薛盛忠老师建议小于取余叔岩、杨宝森、马连良三大家的姓名中的字 , 改名为“余宝良” , 于魁智未敢从命 。
因为他深刻地知道 , 自己的革新还需要经过时代的检验 , 毕竟大江滔滔 , 是非功过还需后人评说 。
- 麝香|皇帝明明瞧不起颂芝,为何要“破她身子”?你看她掌握了啥秘密
- 虚假繁荣的“大正时代”:日本政党为何无法阻止军部崛起?
- 管仲有一毒计,轻而易举就灭掉他国,现在却成了美国的“杀手锏”
- “千古一帝的”的康熙皇帝,为什么让一群“孩子”生擒鳌拜?
- 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未应验,并非其计算有误,而是另有原因
- 《红楼梦》有个“脂砚斋”,存在就是个谜,看破他,不要迷信他!
- 幼儿园出现“戴面具的爷爷”,欺负4岁小女孩,内裤上有血迹
- 欧洲的“匈人帝国”,疆域有多大?
- 从黄忠的事迹来看汉末的“忠烈观”
- 他绝望之际拿出的一份自以为能“保命诏书”,没有想到是这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