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7日5时5分迎来“小暑”节气。
关于这个节气的由来,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文章插图
古汉语中“暑”表示炎热,“小暑”为小热,标志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但还没到“湿如蒸”“燥如烘”的最热时候。接下来的节气就是大暑,民间素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时节有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八月即是小暑时节,蟋蟀因天气炎热,离开原野到房屋墙角避暑;老鹰也因低空温度高,飞往高空盘旋。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陆游《苦热》
随着小暑节气而来的还有三伏天,陆游这首诗,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入伏后的闷热:炎天暑月,骄阳似火,上蒸下煮,酷热难耐。今年7月11日起进入“三伏”中的头伏(初伏),是“冬病夏治”、贴三伏贴的最佳时机。
文章插图
2020年7月26日,河北省石家庄一家中医医院,护士在为一名小朋友贴三伏贴,进行“冬病夏治”。
“地煮天蒸盼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分天壤,却有荷塘色味同。”——左河水《小暑》
小暑节气开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先后结束,广大北方地区开始了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雨量比较集中,且多伴有雷暴大风天气;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常常出现的伏旱。
“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民谣
小暑节气,民间有“食新”“吃饺子”“吃炒面”等习俗。“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此时的小山羊,十分鲜美。结束了夏收的农民,正值空闲期,家家户户便聚在一起吃起暑羊来。
文章插图
(资料图)2019年“伏羊节”到来,江苏一爱心酒店煮羊汤送环卫工人。
此外,在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民间有晒书画、衣物的习俗。据说此日晾晒后,可以避免被虫蛀,所以有“六月六,晒红绿”的说法。
小暑到来意味着炎热,一般人都会感觉蔫蔫的,胃口不好。此时要注意合理膳食,多吃清暑化湿健脾的食物,如莲子、丝瓜、冬瓜、银耳、番茄等,少吃辛辣、油腻食品。我国很多地方有“小暑吃藕”的习俗,据说始自清朝咸丰年间,藕一方面与“偶”谐音,有成双双对合合满满的寓意。从食物本身来说,藕也有健脾开胃的作用,适合夏天食用。
文章插图
蝉声阵阵、日高人渴,闷热的天气易使人的情绪出现波动,控制不好会影响心脏健康。“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因此要注意调整心态,把控情绪,平心静气以养心,防止“喜怒不节则伤脏”。夏季要注意休息,坚持午睡,适当运动。
文章插图
2021年7月4日,北京莲花池公园荷花节已开幕,各品种荷花竞相绽放,婀娜多姿,娇艳芬芳,美景醉人。
“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小暑时节不光有翻腾的热浪,还有荷下的清风。如果说这个季节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清风吹过,那荡起的一塘翠绿。“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满目荷叶点缀着粉嫩的荷花,那摇曳生姿令人心旷神怡。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愿你带着平和的心态去生活,定能在在焦躁纷扰人的世间寻得一份恬静和清凉。
【 清凉|诗话小暑丨盛夏三伏至 荷风送清凉】(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曲欣萍 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中新网)
- 阅读让人清凉
- 红苋菜|小暑过后,这菜被称为“金不换”,3元1把,清热解暑气,要常吃
- 止痒|驱蚊止痒,选风油精还是清凉油?
- 皮肤瘙痒|【提示】驱蚊止痒,风油精和清凉油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 秋天|秋风渐起送清凉,来看看网友推荐的“初秋美食”
- 淀粉样蛋白|齐鲁医典|瘙痒又难看的皮疹,让我如何清凉一“夏”
- 挑战赛|酷热难当,【玩在一起】全新玩法清凉上线!
- 急诊科|大足区人民医院:疫情防控不松懈,高温慰问送清凉
- 节气|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是什么时候,会很热吗
- 翻倍|绿豆汤解暑?真正解暑的是它,每天炖一碗,清凉翻倍,营养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