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查|国家卫健委:0-6岁做筛查可避免儿童青少年致盲或视力残疾

筛查|国家卫健委:0-6岁做筛查可避免儿童青少年致盲或视力残疾】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 张曼玉)在7月13日上午召开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强调,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开展针对性的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和干预儿童致盲性眼病以及近视等屈光不正和斜视、弱视等常见眼病。
沈海屏介绍,婴儿期也就是1岁以内眼保健主要是筛查儿童有没有先天性致盲性疾病,比如可致盲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产儿中发病率占10%-20%,是导致儿童盲的首要疾病。另外,婴儿期还应该筛查先天性白内障,这个病的发病率大概为4‰,约占新生儿致盲性眼病的30%。对先天性致盲性眼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断,可以避免视力残疾或者致盲,避免终身遗憾。
幼儿期也就是1-3岁,眼保健的重点是筛查斜视、弱视等相关眼病。斜视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会导致弱视,影响儿童的立体视形成,影响成年后的职业选择。“弱视的发生是由于孩子的眼睛处于视觉发育期内,单眼斜视、严重的远视、近视、散光,还有两眼的屈光度数相差太大,这些因素都会引起视力发育障碍,导致儿童视力低下。即使配戴眼镜视力都不能达到正常值。”沈海屏介绍,弱视患病率在1%-5%,很多弱视儿童没有特殊的异常表现,常常会被忽视,所以需要通过定期医学检查才能发现。弱视可以治愈或者改善的,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6岁以后比较难矫正。因此斜视和弱视都需要早筛、早诊、早治。
沈海屏表示,学龄前期,也就是4-6岁,眼保健的重点是了解儿童视力和屈光状态,进行近视防控。“新生儿的眼睛逐步发育,刚刚出生的时候眼球很小、眼轴也较短,双眼处于生理性远视,我们称之为“‘远视储备量’,随着孩子生长发育,儿童的眼球逐渐长大,生理性远视也逐渐趋向正视。正视后,如果眼球继续增长,眼轴过长就会发展为近视。所以,学龄前儿童防控近视的重点是防止远视储备量过早过快消耗。利用医学仪器,可以检测到儿童的远视储备量,可以预估6岁以前儿童是不是有发生近视的可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