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三件套”和一米线|述评 | 米线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不平静。
疫苗、“三件套”和一米线|述评 | 米线】进入8月,在暂停近6个月之后,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已连开5场——从第100场到第104场。
8月21日,周六上午11时,第104场发布会通报,上海新增3例本地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均为8月20日公布的2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这5例涉及浦东机场的确诊病例,均已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隔离治疗。
你看,一次次疫情反弹,一场场密集发布,都在告诉阿拉市民——疫情防控这根弦必须始终绷紧,不能有丝毫麻痹懈怠和侥幸松劲。
疫苗、“三件套”和一米线|述评 | 米线
文章插图
徐程 摄
抗疫,是一场持久战。防御、相持、反攻,每个阶段,都需要时间。现在处于什么阶段?防御还是相持,历史会给出答案。眼下可以确定 的是,阿拉市民要尽力做好能做的该做的;科学抗疫,精准防控,从来都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参与、配合、支持。
“闷”在家里,也是战斗。去年遭遇疫情突袭之时,张文宏医生的一句话,让上海市民记忆犹新。上周六,浦东新区祝桥镇千汇路280弄千汇苑一村小区和浦东新区祝桥镇千汇路1000弄祝和苑北区,列入中风险地区。就如同所有经历了隔离的小区一样,这两个小区的抗疫,社区组织有章法,生活保障跟得上,居民照例“闷”在家里战斗。在低风险地区,市民又如何绷紧抗疫防控这根弦,看看,就知道了。
疫苗,还是疫苗,科学防控,怎能少了疫苗。截至8月2日,上海完成疫苗全程接种人数达1876.63万人,18周岁以上人群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率已达85%。
疫苗接种,效果究竟如何?阿拉市民,很关心。8月16日,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举行例行会诊会议,专家们谈到,上海收治病例中,打过疫苗和没打过疫苗的,都有;是否接种了疫苗,患者肺部影像进展中观察到有差异,未接种者病变较重,浦东本土病例打过疫苗,是普通型。现有临床救治资料表明,接种疫苗对防止重症化非常有用。
这个信息,很重要,社区抗疫一线的“小巷总理”们体会最真切。胡土豆,大名胡锦艳,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的一位“小巷总理”。今年以来,她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老楼装电梯,另一件就是发动居民打疫苗。8月之前,发动打疫苗还是有点吃力的,常有居民问,疫情不是防控得蛮好吗,为啥要急着打疫苗呢?胡土豆和同事们忙着科普,口干舌燥。她跟我自嘲说,压力太大,人更胖了,不对,是肿了,更像土豆,胡土豆,这微信名起的太对了。进入8月,居民打疫苗更积极了,胡土豆也没瘦下来,压力还是大——社区里,疫情防控不敢丝毫放松。
《疫苗的史诗》一书中说,在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的巨大增长中,疫苗起了重大作用,疫苗的研制与改进是一部人类的史诗。
这么看来,“胡土豆”们在抗疫中的疫苗发动,也是城市社会治理的一部史诗,他们的不懈坚持,构筑起抗疫屏障,迅速、牢固、可靠。
疫情防控,时刻不能松懈,打了疫苗,还要牢记“三件套”——戴口罩、勤洗手、不扎推,社交距离保持“一米线”!
有人问:为啥要“一米线”?
疾控中心的科普说了——新冠、流感……这些病毒最擅长近距离飞沫传播。说话、咳嗽、打喷嚏,病毒跟着飞沫在空气乱逛。飞沫从口鼻排出到落地,水平距离通常在1米以内。扎堆,吸了病毒飞沫,就有感染风险。所以,凡是公共场所,人多,排队,就主动保持距离。
疫苗、“三件套”和一米线|述评 | 米线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东方IC
科普有了,阿拉市民能做到吧?起码,看见电梯里挤,就走楼梯吧,实在要乘,戴好口罩别说话。
每个人,都绷紧了防控这根弦,效果会怎样?正如宁光院士所说——我们每一位市民,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城市防控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抗疫,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打赢“新冠”,没你不行。一部抗疫史,不只见证,更要参与——打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不扎堆,排队保持“一米线”,就是阿拉市民对抗疫的贡献,就是以实际行动保卫城市安全。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姚丽萍
编辑 | 顾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