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母亲因癌去世,36岁的她为了预防乳腺癌,选择割掉乳房,值得吗?

母亲患乳腺癌的噩梦一直笼罩在阿静的头上,年过35岁的她,午夜梦回时总担心自己也被癌症找上,毕竟母亲当时确诊年龄也只有43岁,而乳腺癌有较高的遗传风险。
在陪母亲治癌的过程中,阿静不止一次收到来自医务人员的提醒:你是乳腺癌患者直系亲属,属于高危人群,最好进行一次基因检测,评估下风险。
但由于忙着照顾母亲,阿静一直将此事搁置,直到三个月前母亲离世,她才又开始紧张起来。母亲治癌时遭受的痛苦,被癌症折磨的“苦相”让阿静每每想起来都觉得心痛,她不想让自己又将这条路再走一遍。思考再三,她还是去做了基因检测。
等待结果的过程是煎熬的,当电话响起,得知自己的BRCA1突变基因被判定为“致病突变”时,阿静却有一种“石头落地”的感觉,她想:能发现就不晚,比癌症早一步,就有办法应对。
乳腺癌|母亲因癌去世,36岁的她为了预防乳腺癌,选择割掉乳房,值得吗?
文章插图
一、乳腺癌,全球第一大癌症2020年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年新发病例为226万,而我国新发病例为416371例。目前,乳腺癌已超过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可见,乳腺癌的发展形势非常严峻。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乳腺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15%~20%的患者具有家族史。母亲如果中招,其女儿或姐妹发病几率高于普通人3倍,而三代以内直系亲属发病人数>2人,这人的发病率是普通人的8倍。
这当中还要涉及到基因突变,如果属于BRCA1/2致病性基因突变的携带者,那在70岁之前发生乳腺癌的几率要比一般女性高,从12%提升到50%-85%。
因此,如果直系亲属当中有人发生过乳腺癌,尤其是携带高危基因突变,那么此人就属于高危人群,最好进行基因检测,再根据检测的结果来制作解决方案。
乳腺癌|母亲因癌去世,36岁的她为了预防乳腺癌,选择割掉乳房,值得吗?
文章插图
二、为了预防乳腺癌,她切掉了乳房阿静也是这么做的,在得知自己的检测结果后,她特地到医院向医生咨询。虽然阿静目前身体指标完全正常,但是基因检测结果提示高风险,致癌率高,所以,医生给了阿静两条路:一是进行预防性乳腺切除,可以降低90%以上的乳腺癌发病风险,是比较安全的预防措施;二是保留乳腺,但往后要频繁定期地进行乳腺钼靶和MRI检查,密切监测乳腺健康。
切除还是保留,阿静想了两天,最终还是决定切除。虽然自己只有36岁,结婚两年还未生育,但是比起对癌症的惧怕,她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而关于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阿静的父母听说后,也认为女儿太过极端。
乳腺癌|母亲因癌去世,36岁的她为了预防乳腺癌,选择割掉乳房,值得吗?】简单来说,预防性乳腺切除术就是通过通过手术切除部分或全部乳房,其主要针对乳腺癌高危因素的患者,以此达到预防乳腺癌的目的。
不过,这个手术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它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具体包括:必须携带有明确致病的BRCA1/2突变,且与家族中先证者的突变一致;本人有强烈的切除意愿;已经结婚生育过,家人伴侣都同意,表示理解支持。
乳腺癌|母亲因癌去世,36岁的她为了预防乳腺癌,选择割掉乳房,值得吗?
文章插图
不过由于该手术对女性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对它的争议也很多,很多人会质疑它的必要性。确实,当面临是否要切除自己的乳房时,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五味杂陈的,阿静也一样,术后纱布拆除的那一刻,她的内心也很复杂。但是她安慰自己,这是对的选择。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家族遗传科主任解云涛医师表示:如果有直系亲属家族史,且已经明确携带BRCA1/2突变的女性,选择做预防性乳腺切除是有很大意义的,相关数据显示,进行该手术后,可降低患者90%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当然,这要自己考虑,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乳腺切除。
当然,如果不做切除术也是可以的,那就一定要定期进行检测。根据NCCA公布的建议:从25岁开始,一年进行一次乳房磁力共振扫描,有必要的话,6个月就得做一次乳房X光造影检查;而30-70岁的人群,6个月做一次乳房检查、乳房磁力共振扫描、乳房X光造影来监测乳腺健康状况。检查结果一旦发现异常,尽快采取解决措施。
对于预防性乳腺切除术,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所以如何做选择,还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而定。而想要预防乳腺癌,也不是只有这一个办法,平时一些小细节也很重要。
三、预防乳腺癌,还需做好3件事1、自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