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文章图片
“被耽误的孩子”
文章图片
在医院的儿童肿瘤科活动室里 , 李治中遇上3个小姑娘 , 由于化疗 , 她们顶着圆圆的光头 , 三人都笑着 , 其中一个还化着漂亮的妆 。 一个语气羡慕地告诉他:“你知道吗?她特别幸福 , 明天就要进仓了 。 ”紧接着 , 她们讨论起进仓要带什么玩具去了 。
从孩子的视角 , 进仓似乎是一件很酷的事 。 但李治中知道 , 通过化疗把身上骨髓细胞包括癌细胞全部杀死 , 帮助进一步的移植治疗 , 这辛苦又危险 , 很可能有去无回 。
文章图片
这是李治中从事儿童癌症肿瘤科普教育的第4年 , 他需要常常穿梭在各地的儿童肿瘤科室 。 他戴黑色方框眼镜 , 高个子 , 方圆脸 , 大笑时露出两排灿烂的牙齿 。 李治中喜欢和孩子们呆在一起 , 自称有“吸娃”体质 , 无论去哪家医院 , 很快就有两三个孩子围上来 。
但多数时候 , 作为研究癌症医疗的学者 , 面对正在经受病痛折磨的孩子 , 他必须实际、理性 , 寻找方法对抗癌症或者是减缓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
比如在病房里看见正在做骨穿的孩子 , 他会思考如何借助舒缓疗护的方法 , 让孩子不那么痛苦 , 比如音乐治疗:在穿刺前的准备阶段 , 放舒缓的音乐 , 帮助患儿全身放松;穿刺很痛时 , 用比较激烈的音乐 , 转移他的部分注意力 , 让他“形成一种可能不那么疼痛的感觉” 。
文章图片
如今在中国 , 每年有超过3万儿童确诊癌症 。 儿童癌症的整体生存率比成人要高很多 , 在欧美发达国家 , 患儿整体生存率超过了80% , 但在中国 , 患儿的生存率距离80%还有一定差距 。
这个差距 , 很多源于误诊造成的治疗延误 , 又同信息不对称有关 。 在医院里 , 这些数字具体到一个个饱经折磨的孩子 。
李治中接触过一个被误诊9次的孩子 。 他所患的 , 是确诊难度较大的实体瘤 。 他的病情被当作不同的肿瘤治疗了9次 , 1年多以后终于确诊 , 但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 还有一个孩子 , 肚子上的肿瘤 , 在李治中看来 , “已经和孩子差不多大了” 。
文章图片
他还遇见过一个孩子 , 因治疗不及时 , 面部肿瘤已经非常严重 。 纱布打开 , 散发出异味 。 孩子很自卑 , 每次有医生或者陌生人进去 , 他就会挪进墙角 , 不想被人看到 。 李治中心情沉重 , 他难以理解 , 为什么会拖到如此境地 , 才得到正确地治地 。 我觉得要非常好的运气 , 他才有可能被治好 , 即使治好 , 你怎么恢复自信心?”
【朱茵和黄贯中一起庆生,两人互喂蛋糕甜蜜拥吻,相爱23年依旧热恋】从实验室走向人群
文章图片
2018年 , 李治中还身处美国诺华制药公司的实验室 , 和同事们一起研发抗癌新药 。 他的人生原本沿着成为科学家的轨迹行进:在清华大学读生物学期间 , 母亲患癌 , 他萌生了对癌症了解更多的想法 , 后赴美国杜克大学研究癌症生物学 。
在杜克大学的课堂上 , 老师请来一位刚刚做完脑瘤手术、20多岁的年轻人 , 年轻人向这群医学生分享了癌症对他意味着什么 , 如何改变了他的生活 , 他现在对于做癌症科学的人的期待 , 和医学科研工作为何如此的重要 。 在当时的李治中看来 , 他只是一位戴着帽子的光头 , 乐观阳光 , 和普通人没什么分别 。 但下一学年上课时 , 他已经不在了 。
一个年轻阳光的男孩 , 如此残酷地被癌症带走 , 让那时候的李治中明白 , 乐观、积极的心态固然重要 , 但这不足以战胜癌症 , 还是要靠更好的科研 。
文章图片
从杜克大学博士毕业后 , 李治中就职于美国诺华制药公司 , 在实验室中研发抗癌新药 , 但网络上肆无忌惮地传播着伪科学 , 他决定自己写科普文章“辟谣”“打假” , 起初 , 因为写得过于学术化 , 只有几十上百的浏览量 。 后来 , 为了方便传播 , 他写完后再花上1、2小时把文章修改得明白易懂 , 还要配上搞笑段子 , 比如他想反驳“红薯防癌”的伪科学 , 就在科普“健身防癌”常识的文章最后 , 写了首小诗:原来/红薯真可以防癌/如果你是/每次都需要走很远的路/才能买到红薯的小孩 。
稿源:(星知道)
【】网址:/a/2021/1028/102Q2013552021.html
标题:朱茵和黄贯中一起庆生,两人互喂蛋糕甜蜜拥吻,相爱23年依旧热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