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医院需要正视患者的差评

明明在业界认可度很高的三甲医院,在面向公众的点评APP上评分竟然不及格,多次出现“傻×”等文字的差评还被平台打上“优质评价”标签,是医院名不副实还是患者吹毛求疵?1月18日,《法治日报》发表《警惕点评APP成为涉医网络暴力渠道》,提示患者评价不能逾越法律红线。然而,整体评分低并不是个别人造成的,医院同样需要正视患者差评。
当万物皆可被点评,人们对于给医院评分这件事却莫衷一是。食客总能对餐馆的味道说上几句,患者却很难说清医生采取哪种诊疗方案最合理,对医院的评价往往聚焦于排号快不快、态度好不好等侧面,这些恰巧是医院的普遍痛点。以差评中常见的“看诊时间过短”为例,经验丰富的医生有时看一眼症状就知道问题,在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不愿多做解释,但每个患者都希望被认真对待,容易误解为医生看一眼就把人打发走。一些医患纠纷,不正是从这种彼此不理解中衍生出来?
不能因为存在专业门槛而否定点评的价值。专业评价自有专业机构来进行,来自公众的点评是对专业评价的重要补充,值得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引起重视。比如,医院空间有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就诊需要,但可以通过优化挂号系统、更换老化设施、保证病房整洁等方式,尽可能创造良好就诊环境。再者,患者需要体谅医生,医护人员也不该把专业水平和诊疗态度割裂开来。耐心聆听问题并用易懂的话语阐释病症,从而平复患者情绪,引导患者配合诊疗尽快恢复健康,这同样是专业能力的体现。事实上,有些医院在业界和患者中都取得了良好口碑,对另一些医院而言,不妨把患者网络评分当作一种反馈。
进一步,点评可以怎样发挥作用?急于就医的人未必会按照评分找医院,医院也不会因为评分差就门可罗雀。不过报道中提到,有些医院因为担心差评泛滥,在管理方面作出了改变,只是从现有评分来看,努力效果尚待时日检验。而在社会层面,不妨将患者评价引入对医院的官方评定考核中。例如英国有政府运营的医疗评价平台,综合展示了患者、监管机构、医院员工等各方的意见,相关部门不妨也进行类似尝试,让评价体系中主体更多元、医患沟通互动更有力。
最后,作为个人应该怎样对医院进行点评?人都会有情绪,包容理解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尤其是在关系到生命健康的时候。但差评归差评,不能触碰法律边界,偷拍偷录医生问诊等行为显然是不值得提倡的,而批评也要尽量就事论事,不要侮辱人格——如果患者把评价平台当作了泄愤的垃圾桶,那么给差评最后也会失去意义,尽可能理性而贴近真实的评价才会对医患各方发挥出积极作用。
患者|医院需要正视患者的差评】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