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丨花欲燃吖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 , 关于宿命论的讨论最早期应该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北周时期 , 有一首《步虚辞》:“宿命积福应 , 闻经若玉亲” 。 内容大意是说人这辈子贫穷富贵都是注定的 , 除了听天由命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
在我国民间俗语中也将这种宿命论归为“生死有命 , 富贵在天” 。 也就是说种善因得善果 , 种恶因得恶果 , “宿命论”从来和“因果论”是紧密相连的 。 但是 , 从科学角度来讲 , 所谓的“宿命”和“因果”其实不过是生活一些细微的不被人重视的变数 , 从而引起的巨大的链式反应 , 形成了我们口中所谓的这种“定数” 。
这种“定数”与“变数”的关系 , 也可以解释为“蝴蝶效应” 。
1979年12月 , 洛伦兹在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 , 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 如果你也看过美国科幻电影《蝴蝶效应》的话 , 应该记得其中一句经典台词 , 那就是:无论怪物 , 幽灵 , 隐居者 , 人 , 最后还是躲不过宿命的玩笑!
因此我们再回过头去看《金瓶梅》里的这些小人物如同宿命般的人生 , 其实都可以用蝴蝶效应来解释 , 那个扇动飓风的蝴蝶就是整个故事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郓哥 。
无论是潘金莲的再嫁 , 还是武大的含恨而终 , 亦或是武松的流放 , 所有人“宿命的玩笑”其实都缘起这个小哥儿的一点私心 。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一、生存资源的争夺 , 显现出人类的本性
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 。
当一个人所处的环境生存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下 , 人类的很多美好品质会被人性本能而取代 。
在清河县这个闭塞又糜乱的小环境中 , 西门庆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县的大半个GDP 。 他不仅自己名下有大量的经营性产业 , 而且个人消费也是撒漫使钱 , 挥霍无度 。 这样的大金主自然是底层生活的老百姓最喜欢的人 。
因此 , 王婆才要设下毒计去套牢西门庆 , 以潘金莲做诱饵榨取最大的利用价值 。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这郓哥年十五六岁 , 靠卖些果子养活自己 , 常得西门庆的一些周济 。 这一日“寻得一筐儿雪梨 , 提着绕街寻西门庆”的郓哥在书中第四回登场 , 就在这寻西门庆的过程中得知了王婆的腌臜事 , 心生一计 。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郓哥为什么提着雪梨非要寻找西门庆 , 这一点很关键 。
除了西门庆 , 能买得起一筐水果的不多 。
买得起水果还不斤斤计较 , 舍得给赏银的更不多 。
与其提着一筐不容易放置的货物 , 等待未知的买主 , 莫不如主动找上大东家 。
这是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 我们不能说其奸诈 , 毕竟做生意有生意的手段 。 这里的郓哥和《水浒传》里耿直正义的郓哥完全不同 。 上一文中我们说《金瓶梅》这本书通篇讲得都是小人物的故事 , 恰恰是在这些小人物身上 , 我们看到了人间百态 。
郓哥来到王婆处叫嚷着要寻大官人 , 被王婆啐了一脸骂得狗血淋头 。 郓哥情急之下道:“干娘不要独自吃 , 也把些汁水与我呷一呷 。 我有什么不理会得!”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这一句话才是整个章回的灵魂 。
在我很久的一篇关于郓哥的论述中提及过 , 他这个人并不是那么良善之辈 。 武大郎捉奸皆因他的私心 , 他想要借武大郎之手惩治王婆 , 他要鱼死网破 , 谁也别想好 。 尽管 , 武大郎之死非他所愿 , 可这无形中都是拜他所赐 。
前因后果的种种 , 都是因这一句话 。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 。
大家都过得一贫如洗也就罢了 , 但要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就会引起不满、嫉妒甚至是报复 。 郓哥本想趁机敲王婆和西门庆的竹杠 , 让自己从中分一杯羹出来 。 可王婆偏要霸占西门庆这棵摇钱树 , 按现今的话来说就是搞垄断 。 她不仅垄断财路 , 还把郓哥打哭了 。
十五六岁的男孩打也打不过 , 骂也骂不过 , 一筐雪梨也都滚了出去 。 因此 , 郓哥指着王婆茶坊里骂道:“不信!定然糟蹋了你这场门面 , 交你赚不成钱!”
郓哥找到武大郎阴阳怪气地讥讽了他一翻 , 武大一向要面子 , 被戳破了心事一时下不来台 , 硬着头皮去捉了西门庆的奸 。 当然 , 武大郎的心理活动也是很复杂的 。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二、“无心之失”酿惨祸
王婆和郓哥本质上是生存资源的争夺 , 但接下的局面彻底失去了二人的掌控 。
王婆强霸西门庆 , 不肯分郓哥一杯羹原因无非有二:
1、撺掇人妻“挨光” , 从道德和刑律上都说不通 , 不是体面事 。 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 对郓哥承认了大官人 , 他日漏风传到了武松耳朵里 , 只怕都活不成 。
2、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人尽皆知 。 郓哥今日能来敲诈一笔 , 明日不知何人又要横生枝节 。 王婆辛辛苦苦栽的树 , 绝不允许他人来乘凉 。
王婆的私心出发点是为财 。 结果“图财”进而“害命” , 郓哥如是 。
武大郎和西门庆的对决 , 以卵击石 , 蚍蜉撼大树 , 不是量级 。 郓哥引武大郎捉奸 , 就是引羊入虎口 。 于是 , 西门庆一个窝心脚 , 短小的武大郎毫无招架之力 。
《金瓶梅》:武大郎捉奸的细节,暴露了郓哥的私心
文章图片
很多读者看到这个就有些迷惑 , 难道说郓哥告诉武大郎真相 , 他还错了吗?
其实要论对错 , 整本书没有对的人 。
小人物的鸡毛蒜皮 , 剪不断理还乱 , 尤其是在那个混乱的时代下 , 生存举步维艰 , 道德和礼义廉耻都被边缘化 。 在一群只为了活下去的人面前 , 我们只谈人性不论是非 。
郓哥告知武大郎真相的出发点并不光明 。 这种私心引导武大郎在一个不恰当的时机去办了一件不恰当的事 , 甚至以言语激将武大郎去作出一些不理智的事 。
武大郎捉奸触发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的慌乱 。 西门庆惧怕武松 , 潘金莲要彻底摆脱武大 , 王婆担心自己受到牵连 , 一时间 , 每个人都迅速在脑中权衡了下后果 。
结局就是武大郎惨死 , 潘金莲被偷娶进了西门府 , 遇到陈经济 , 遭遇李瓶儿等人 , 武松误打李皂吏而自首 , 西门庆最后死在金莲的床上 , 王婆血祭武大......
这环环相扣的命运 , 最终葬送了所有人 。 而这看似“冥冥之中”的定数 , 背后的起因不过就是王婆和郓哥争夺生意的一件小事 。
没有人想“草菅人命” , 起初 , 只图财而已 , 但人人却都成了刽子手 。
因而劝诫世人: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以恶小而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