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大人物决定历史的方向 , 小人物决定历史的温度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口述/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从2016年的7月5日开始录制《每天听见吴晓波》这个音频节目 , 到今天已经坚持了6年多 。
后台数据告诉我 , 在过去的6年里 , 有13000多人坚持每天收听了这档节目 。 看到这个数据 , 我的内心其实挺感动的 。 一个人一生除了家中亲人 , 能够相伴走过六个年头的人并不多 。
还有很多同学听完节目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向我提问 , 其中有一些问题挺有意思的 。 今天这篇文章 , 我挑了听友们提的两个问题来回答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第一个问题大概是一个情感细腻的女生提的 , 她说 , “吴老师 , 您出过不少书 , 也写过讲过很多非知名人物的故事 。 我读过您笔下的廖厂长和《邬霞的吊带裙》 , 还流泪了 。 如果再写一本书 , 您会选择写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我会写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好问题 。
我记得我从前写过一句话 , 大意是“大人物决定历史的方向 , 小人物决定历史的温度” 。 一个时代留在后人心中的印象 , 很多时候要靠小人物来呈现 , 因为小人物更能反映出历史的多样性 。
二十世纪全世界最知名的一个战地摄影师叫罗伯特·卡帕 , 他一生去过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现场 , 亲眼目睹了诺曼底登陆、巴黎暴乱、攻陷柏林等历史时刻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罗伯特·卡帕
但卡帕说 , “当我用镜头记录这些时刻 , 我往往会去历史现场的背街小巷 , 因为最生动的细节并不发生在广场上 。 ”
“广场”常常上演壮观的阅兵仪式或声势浩大的庆典 , 它们自然也是历史 , 但这个历史现场却很可能是被大人物所设计和导演的 。
更真实、更生动的历史发生在哪里?就在广场背后的背街小巷 , 在那些小人物、边缘人物身上 , 他们一瞬间的动静行止、喜怒哀愁 , 透露着历史的温度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我在《激荡三十年》中也为一些在今天看来已微不足道的人物写过数千字的小传 。
比如写1980年时 , 我曾为一个叫做陈春先的人作传 。 陈春先曾是中国最重量级的科学家之一 , 研究核物理 , 他在当年和陈景润一样有名 。
陈春先在1970年代末三次访美 , 目睹硅谷等地高科技公司的繁荣后大受震动 。 他直觉地认为 , 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硅谷 , 来把那些沉睡在实验室的科技成果转化成有市场价值的产品 。
所以陈春先在1980年写信给上级说 , 中国要发展科技 , 一定要有大的应用性市场存在 , 建议在大学如北大、清华附近选一个地方来搞科技街 。 他在方案中甚至挑选和圈定了“中国硅谷”的地点 , 就是北京中关村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陈春先
陈春先的建议当时未被采纳 , 此事本可就此作罢 。 但陈春先真的对自己的设想倾注了全部的热情 , 他干脆自己下海 , 在中关村一个仓库的一角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民营科技公司 。
中关村日后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科研产品集散地 , 陈春先无疑是先驱 。 但他的公司却始终萎靡不大 , 最终破产 。
此后 , 陈春先既没有继续做杰出的科学家 , 也没能成为优秀的企业家 , 最终在落魄中离世 。 到今天 , 陈春先这个名字已经被绝大多数人遗忘 。
再比如我写1994年企业史时 , 为一个叫白方礼的老汉写过小传 。 他在天津靠蹬三轮车为生 。 从1986年73岁起 , 白方礼有感于贫困孩子没钱读书 , 就把自己蹬三轮的收入全数捐给天津的学校 。
之所以把这位老人归入企业史人物 , 是因为他的确创办了一家公司——“白方礼支教公司” 。 说是公司 , 其实就是天津火车站旁一个7平方米的小售货亭 , 里面摆着糕点烟酒售卖 , 公司的收入也全部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
据不完全统计 , 十多年时间里 , 白方礼老人累计捐款总额超过35万元 , 圆了几百个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 老人在93岁时去世 , 除了一辆破三轮车 , 他什么也没留下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白方礼
老人去世后 , 有人专门在网上做了一个网页纪念他 , 网址是www.baifangli.cn , 网站的颜色是最单纯的黑白两色 , 版首有一行字:总有一种平凡 , 让我们泪流满面 。 那个网站大概维持了10来年 , 今天已经没有了 。
无论是陈春先也好 , 白方礼也好 , 其实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时代中非常渺小的人物 。 如果我不提他们 , 偌大的中国 , 此刻可能根本没有什么人会想到他们 。 但他们是如此重要 , 如果没有他们 , 1980年、1994年的中国历史就不会那么生动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接着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 这个同学问 , “吴老师 , 我和您一样 , 在大学读的是新闻系 。 您觉得 , 在互联网和直播浪潮下 , 新闻学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我想这个问题也让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焦虑 。
我先开门见山地给出我的答案 , 就是不要担心 , 新闻学没有过时 。
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 , 有很多专业是能力型专业 , 而非职业型专业 , 例如新闻、中文、历史、哲学、英文、计算机 。
你是不是读了新闻就要去当采访人员?是不是读了历史就要做历史学家或历史教授?是不是读了计算机就要当码农?未必 。 这些专业提供的 , 更多是一种能力 。
比如我在大学读新闻系 , 当年我读的一些教材 , 比如新闻编辑教材 , 可能已经过时 。 但我想 , 我学的新闻评论、新闻史 , 还有老师教导的新闻人应该保持的自由和独立的立场 , 这些部分永远不会过时 。
举个例子 。 老师曾经告诉我们两点 , 我到今天还是印象很深:
第一点 , 狗咬人不是新闻 , 人咬狗才是新闻 , 所以要善于在正常的社会中捕捉反常的现象 。
第二点 , 假如某个房间里发生了新闻 , 但偏偏这个时候有人把门堵住了 , 你该怎么办?你应该想方设法地从窗口爬进房间、从地道爬进房间 , 无论如何都要进入到那个空间 , 去记录正在发生的事实 。
这些都是我的新闻学老师传授的“道” , 而道是不会过时的 。
今天 , 在观察和研究中国的企业、产业的时候 , 我对观察视角的选择、对事物动态的把握 , 还有我的写作能力、调研采访能力 , 无不得益于当年所学 。 哪怕让我置身于其他行业 , 这些能力依然可以为我所用 。
最动人的历史细节,发生在背街小巷
文章图片
参访标杆工厂
所以如果要给这个同学提一句话的建议 , 那就是在新闻系好好学 , 关心时事 , 用4年时间培养起自己尽可能强的能力 。
好了 , 以上就是我对听友们两个小问题的解答 , 不知道有没有哪个故事、哪句话 , 引发你片刻的思索 。
还有很多听友的提问 , 我会不定期地挑一些有趣、引起我思考的 , 给出我的回答 。 也欢迎大家在《每天听见吴晓波》圈子中给我提问留言 。 《每天听见吴晓波》6周年 , 感谢有你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