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一家七代引种推广甘薯、解人口饥荒,这位福建人被誉为“中国甘薯之父”( 二 )


著名历史学家夏鼐《略谈番薯和薯蓣》一文指出:“我国的人口 , 在西汉末年便已接近六千万 , 到明代极盛时仍只有六千万有零 , 清初以战乱有所减少 , 但是到乾隆六年(即1741年) , 便达一万万四千余万 , 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万万以上 。 这样的人口激增 , 虽然与版图的扩大、田地的开辟 , 及赋税的改变都有关系 , 但是与明朝晚年输入原产于美洲的番薯 , 恐关系更大 。 ”
新中国成立后 , 红薯种植食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 。 从四万万同胞的人口基数增长至八亿工农群众 , 作为经济尚不发达时期的代粮“重器”——红薯扮演了重要角色 。 待到1978年改革开放时 , 据农科专家测算 , “今日的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甘薯生产国 , 产量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三” 。 而当时的中国人口 , 也将突破十亿大关 。
陈振龙及其子孙虽出身布衣 , 商贾为业 , 却一心情系民生 , 花费了七代人的心血 , 引种、推广种植番薯 , 终有所成 , 泽被苍生 , 功德无量 , 为后人纪念 。 晚明史学家何乔远曾作《金薯颂》称赞陈振龙引种之功 。 清代中期 , 百姓在福州、福清等地建报功祠 , 主祀金学曾 , 配享陈振龙、陈经纶、陈世元 。
清道光十四年(1834) , 福州人民为了纪念陈振龙和金学曾大力推广种植番薯的功绩 , 在乌山建“先薯亭” 。 1957年 , 福州市人民政府又重修了“先薯亭” 。 今天 , 我们仍可以看到亭前悬有一幅黑漆烫金刻制的楹联 , 联曰:
引薯乎遥迢德臻妈祖
救民于饥馑功比神农
【爱历史】一家七代引种推广甘薯、解人口饥荒,这位福建人被誉为“中国甘薯之父”
文章图片
先薯亭(周锦云摄)
联句将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 , 比作妈祖、神农 , 这样的评价与尊崇从侧面反映了陈振龙等引种红薯的功绩 , 造福华夏、影响深远 。
【爱历史】一家七代引种推广甘薯、解人口饥荒,这位福建人被誉为“中国甘薯之父”
文章图片
《先薯亭记》(资料图片)
370年后 , 1962年冬 , 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到福州考察 , 特地去福建省图书馆查阅一本奇书——《金薯传习录》 。 这本《金薯传习录》专门写红薯的栽种方法、培育过程 。 透过那些已经泛黄的纸页字行 , 红薯传种中国最明确、具体的记载跃入眼帘 , 郭沫若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诗意 , 挥毫写下了《满江红——为红苕传入中国370年而作》:
挟入藤篮试密航 ,
归来闽海勤耕植 。
此功勋 ,
当得比神农 ,
人谁识?
【爱历史】一家七代引种推广甘薯、解人口饥荒,这位福建人被誉为“中国甘薯之父”】(本文综合“掌上长乐”原文和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