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

这几天相信大家一定被《羊了个羊》这款小游戏刷了屏吧 , 就算自己没玩过 , 也一定在朋友圈里看到别人吐槽过 , 或在群聊里看到有人分享游戏的小程序 , 或是在短视频里刷到过通关攻略......
【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这个游戏的玩法其实非常简单 , 就是传统的“三消”:凑齐3张相同的牌就能消除 , 当牌池里的牌全部消失时即胜利 。
通关后还会给你所在地区的“羊群”再添一丁新成员 , 从而提升在游戏内全国地区的排名 。
【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
文章图片
但因为“看似简单”的玩法下 , 其过高的通关难度令其直接冲上热搜第一 , 加上一些游戏运营的设计 , 导致身边的朋友讨论不断 。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 , 为什么能够成为大家眼中 , 继“跳一跳”、“合成大西瓜”后又一款现象级的小游戏?
贞元营销就从其背后的运营策略和商业模式两个角度出发 , 探究游戏爆火的秘密 , 同时也对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小游戏进行一些反思 。
《羊了个羊》的运营策略
利用人性 , 制造“病毒式”传播
《羊了个羊》这款游戏中其实包含了许多深谙人性的设计 , 这也是让许多玩家“上瘾”的原因 。 比如:
1.打造成就感
羊了个羊跟其他小游戏一样 , 也在通关后设置了奖励 , 比如可以获得羊的皮肤 , 这能够促使“收集党”用户为了完成目标而反复游戏 。
【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
文章图片
2.集体荣誉感
“排名机制”是游戏惯有的手段 , 羊了个羊在原有基础上引入“地域对抗”的排行竞争方式 。
将不同地域玩家算作一个群体进行排行 , 玩家个人分数直接体现在代表地域获得的总成绩上 。 这种“排名”让不少有集体荣誉感的玩家直呼“非常上头” 。
3.打造稀缺感
第二关号称“通关率只有0.2%” , 官方一开始就塑造了一种需求感 , 这让一些玩家“铆足了劲”不断挑战 , 玩了一局又一局 , 只为了证明自己是那“0.2%”的天选之子 。
成功了的玩家会发朋友圈炫耀 , 满足自己虚荣心 , 但对官方来说同时也在给游戏做免费宣传;没成功的人不断地挑战 , 看了不少广告又能让广告费赚得盆满钵满;
还有一些玩家研究“作弊”的通关方法并大肆宣传 , 实则还是把游戏的热度往上推了一把 。
4.“差一点能赢”
羊了个羊的第一关很容易 , 但第二关难的“随机性”让很多玩家哭爹骂娘 。 这种反直觉的设计与传统游戏“循序渐进式”的设计大相径庭 , 然而这种反差却给玩家留下深刻记忆点 。
很多玩家每次都以为“差一点就可以通关” , 然后无数次重开 , 把游戏链接分享给无数人 , 看无数次广告视频 。 用户在不知不觉中被当成“小羊羔”被薅 。
这种感觉马上就能通关拿到奖励 , 但实则差很远的套路是不是很熟?(这里才不是说某多多)
【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
文章图片
游戏上线时间“暗含玄机”
只有是游戏都有“消磨时间”的属性 , 尤其是这种制作成本不大的小游戏更是需要挑一个“良辰吉日” , 才有机会吸引到用户的注意 。
而“羊了个羊”恰好在中秋佳节时间段获得了发酵和传播 , 获得了不少的关注 。
在回看之前爆火的《跳一跳》小游戏 , 也是伴随着微信新版本发布的 , 而且时间点恰好是元旦期间;
《合成大西瓜》也是在当时网络上“娱乐大瓜”接踵而至的背景下爆火 , 它们无不都赶上了“上线”的好时机 。
用“社交”留住用户
“羊了个羊”因为是小程序游戏中 , 所以添加很多关于社交属性的设计 , 这其实也为其传播的爆火打下基础:
a.用户在游戏中的身份是一只羊 , 但不是孤羊 , 就像前面提到的 , 是代表省份出征的一只羊 , 因为游戏将同一省份的用户归为一个队伍 , 所以该地域通关的羊越多 , 队伍在全国排名越前 , 能够塑造集体荣誉感 。
b.游戏除了地域竞争排名外 , 官方每天还都会推出不同的话题PK , 比如:五仁VS莲蓉 , 哪个馅儿才是“月饼界王者”等等 。
【游戏迷】《羊了个羊》爆火的背后,埋藏着哪些运营和商业技巧?
文章图片
c.然后就是离用户最近的“通讯录好友排名” , 在游戏里可以哪些好友参与了挑战 , 通关了多少次 。 这些玩法都能刺激用户花更多时间去追求更高的排名 , 不仅是为自己 , 更是为集体而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