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文章图片
【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文章图片
本期话题
司马相如第二次游宦中原 , 从景帝身边的武骑常侍做到梁孝王门下的诸生 , 最后不得不失意归蜀 , 失败显而易见 。 为了再次参加赀选 , 他必须争取到临邛富豪卓王孙的资助 , 而与卓王孙的女儿文君联姻就是最好的途径 。
为了唤起卓家的好感 , 相如和他的故交临邛令王吉连手做局 , 把自己包装成一位自中原归来的“大人物” 。 只是 , 在卓府上下开始对他产生崇拜之感的时候 , 相如却为何突然勾引文君私奔 , 导致和卓王孙的关系破裂呢?
(上期链接 , 戳~~揭秘凤求凰:司马相如求娶卓文君 , 真是为贫贱所迫而窃财窃色吗?)
【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文章图片
卓王孙和他的阖府宾客渐渐生出了对司马相如的崇拜感 。 如果能将这个趋势保持下去 , 司马相如应该不难获得卓王孙的金元支持 。 可他为什么要节外生枝 , 勾引卓氏的女儿文君 , 以私奔这种极不体面的方式惹得卓王孙勃然翻脸呢?难道真是色欲蠢动而自毁长城吗?
我个人认为这恐怕不是司马相如的真实想法 。 勾引文君 , 与之私奔 , 相如的盘算应该是要尽快造成既成事实 , 避免卓王孙这条刚被套住的大鱼脱钩 。
虽然王吉竭尽全力渲染司马相如的身份贵重 , 但其中真相 , 一旦迁延日月 , 便很容易穿帮 。 在司马相如与卓王孙的博弈中 , 因为有“久宦游不遂”这个硬伤 , 主动权并不在相如手里 。 这就好比两个强弱不敌的球员在比赛 。 弱势的一方如果还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地打 , 那就等于把胜利拱手相送 。 要想赢下比赛 , 只能放手一搏 , 出奇制胜 。
【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文章图片
得知文君与相如私奔后 , 卓王孙被这个“奇招”激怒了 , 他说:
“女至不材 。 我不忍杀 , 不分一钱也 。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如果不了解文君与相如成婚的内幕 , 我们很可能因为这个表态而误将卓王孙当作是葛朗台一流的人物——连女儿都不在乎 , 只是一味吝啬自己的财产 。
但事实是 , 卓王孙的这个表态正说明他已经在司马相如和王吉编造的骗局中回过味儿来了:相如要藉与文君私定终身来逼卓王孙资助他不是吗?卓王孙就偏不就范 。 “不分一钱”正是他能选择的最有力的回击方式 。
用今人的眼光来看 , 司马相如琴挑文君、私定终身的行为或许很不体面 。 但在事件发生的当时 , 司马相如获得的社会评价却有可能与今天大相径庭 。
因为汉朝士林深受战国积习的浸染 , 不重道德而尚事功;不学孔、孟而效苏、张 。 当年的张仪不也利用商于之地六百里为饵 , 一再欺骗楚怀王吗?琴挑文君也不过是效仿纵横家的这种故伎而已 。 扬雄在《解嘲》一文中写道:
为可为于可为之时 , 则从;为不可为于不可为之时 , 则凶 。 夫蔺先生收功于章台 , 四皓采荣于南山 , 公孙创业于金马 , 骠骑发迹于祁连 , 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 , 东方朔割炙于细君 。 仆诚不能与此数公者并 , 故默然独守吾《太玄》 。
——《解嘲》
【爱历史】琴挑文君:司马相如所为被今人指为骗财骗色,却为何被汉朝人称颂
文章图片
虽然扬雄这位蜀郡的后起之秀也承认司马相如与文君的结合是窃财于卓氏 。 但言语之间他丝毫没有表露出贬斥之意 , 有的只是自叹弗如的感慨 。 扬雄甚至认为司马相如的机智善变足以媲美入秦章台、完璧归赵的蔺相如 。 完璧归赵发生了一个多世纪以后 , 想不到汉朝的这位相如居然是用这种方式完成了他对偶像的超越 。
但是 , 琴挑文君的故事如果仅到“不分一钱”为止 , 司马相如是不可能得到扬雄的如许称赞的 。 要奠定胜局 , 司马相如还差一步 。 也就是在这里 , 他祭出了最无赖的手段 。 《史记》载:
相如与俱之临邛 , 尽卖其车骑 , 买一酒舍酤酒 , 而令文君当炉 。 相如身自着犊鼻裈 , 与保庸杂作 , 涤器于市中 。 卓王孙闻而耻之 , 为杜门不出 。
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两女 , 所不足者非财也 。 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 , 长卿故倦游 , 虽贫 , 其人材足依也 , 且又令客 , 独柰何相辱如此!”卓王孙不得已 , 分予文君僮百人 , 钱百万 , 及其嫁时衣被财物 。 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 , 买田宅 , 为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