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

今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 。 当天 , 日本广东同乡会副会长朱铭江给南都、N视频采访人员发来一张老照片 。 该照片拍摄的是1972年9月29日傍晚的日本横滨市中华街 。 50年前的这个镜头 , 朴实无华 , 却深刻记录了旅日侨胞们欢聚在中华街街头的盛况 , 照片里每个人笑逐颜开 , 欢庆中日邦交正常化这一刻 。
照片里人头攒动 , 中间眼睛大大的可爱小孩正是孩童时期的朱铭江 。 当时朱铭江年仅6岁 , 牵着他手的是朱铭江的二姨妈 。 正中间一戴着眼镜的华侨青年高举中国国旗 , 英姿飒爽 , 十分精神 。 厚厚的眼镜框也抵挡不住他眼神里透露的激动与喜悦 。 地面上还可以见到放完鞭炮后的纸屑 , 足以见得50年前的那天晚上 , 中华街是多么热闹 。
【历史故事】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
文章图片
“在日华侨华人不约而同涌上街头”
朱铭江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大约10年前 , 机缘巧合下 , 他在日本一户华人家庭里发现这张老照片 。 “我第一次看到这张照片的时候 , 我太吃惊了 , 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 我竟然在一张老照片里看到了6岁的自己 。 ”一开始朱铭江还不敢认照片里年幼的自己 , 惊喜之余 , 他把这张照片拍了下来 , 并洗印出来用相框裱起来 , 至今仍挂在家里的墙上 。 “这真是太有纪念意义了 , 当我看到这张相片时 , 中间已经隔了将近40年了 。 ”他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看到这张老照片时 , 他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
“可能很多人会有个疑问 , 为什么照片里拖着我的手的不是我的母亲 , 而是我的二姨妈 。 ”朱铭江笑了笑 , 向南都采访人员讲述了照片背后的一段往事 。 原来 , 当年朱铭江的父母在日本当地经商 , 在横滨市开了一间小饭馆做生意 。 朱铭江的弟弟出生后 , 因为餐馆里生意繁忙 , 父母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同时照顾两个孩子 , 于是便把朱铭江托付给家住中华街的他的二姨妈照顾 。
“1972年9月29日那天 , 我就待在二姨妈家里 , 所以二姨妈就带着我上街去看热闹了 。 ”朱铭江说 。
他回忆道 , 当天 , 在日华侨华人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 , 聚集在横滨中华街 , 放鞭炮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 , 场景十分热闹 , 地上还有随处可见的鞭炮碎屑 , 可见当时气氛的热烈 。 “大人们看起来都很兴奋 , 我就跟着他们看热闹 。 ”
“父亲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他的家人”
现在回忆起来 , 朱铭江认为 , 当时的华侨华人如此激动 , 不仅仅是因为中日邦交正常化 , 更是因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后 , 他们终于可以回中国探望亲人了 。 “1935年 , 父亲漂洋过海在日本打拼谋生 , 时隔这么多年 , 他终于可以回家看看他的家人了 。 ”朱铭江感叹道 。
旅居日本的广东籍乡亲艰苦创业 , 开拓进取 , 在日本落地生根 , 逐渐融入当地社会 , 事业有成 , 同时也为当地社会发展和中日民间友好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 。 祖籍广东鹤山的朱铭江正是其中的一员 。
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二年春天 , 朱铭江一家老小从日本回中国寻亲 。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祖国的土地 , 觉得很多东西都很新奇 , 很好玩 。 ”朱铭江回忆道 。
“早期我的父亲漂洋过海去日本 , 相隔38年第一次回家 , 他看到兄弟姐妹后与他们紧紧相拥 , 我当时深受触动 , 那个场景我记到现在 。 ”朱铭江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第一次回到故土 , 他幼小的心灵至此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
“当年的农村还是挺落后的 , 没有电 , 又没有自来水 , 村里的孩子光着脚在地上跑 , 和现在的广东乡村很不一样 。 ”朱铭江说 , 近50年来 , 他经常回鹤山探亲 , “每一次回来感觉家乡在不断发生变化 , 比如现在老家的公厕非常漂亮整洁 , 还换上了马桶 。 ”他还告诉南都采访人员 , 家乡的绿水青山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 , “现在的马路变成水泥铺的路了 , 不像以前因为路不好 , 坐车很颠簸” 。
【历史故事】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日
文章图片
50年来 , 朱铭江感受到中国变化之迅速 , 发展之迅猛 。 “每次回国 , 我都能感受到有新事物在发生 , 祖国在变化 。 ”朱铭江说 , “祖国的变化发展太惊人了 , 太快速了 , 欧美国家可能需要花上几百年时间才能达到中国如今的成就 。 ”
朱铭江说 , “我注意到 , 中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日本了 , 比如在中国 , 人们出行不用带钱包就可以付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