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嗨式行动,没有出路

作者:胡慎之
1
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里 , 有一篇文章是《寒号鸟》(也叫复齿鼯鼠) , 讲的是当其它鸟儿在为过冬忙着做窝时 ,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 , 不愿意劳动 。 冬天到了 , 寒号鸟被冻得直打哆嗦 , 不停地叫:“冻死我了 , 明天就做窝 。 ”
结果第二天寒号鸟还是不行动 , 继续得过且过 , 终于在一个寒冷的夜里被冻死了 。
我想 , 当时寒号鸟内心肯定特别渴望两个东西 , 一是可以提供温度的太阳;二是拥有魔法 , 比如海螺姑娘帮它垒了一个窝 , 这样对它来说是最好的 , 它不需要干活 , 也不会被冻死 。
自嗨式行动,没有出路
文章图片
既然我们明知道拖延对自己没有好处 , 为什么还是没有行动呢?
一般来说 , 导致我们拖延的基本上不会是能够一下子让我们获得心理优势的事情 。
让我们不愿意行动 , 处在一种拖延的状态里边 , 可能是因为需要去做的事情让我们感觉到压力非常大 , 而且自己会力不从心 , 或者这些事情无法激发起兴趣和热情 。
前两天 , 我看到一个国内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拍的短视频 , 他说孩子沉迷于游戏 , 说好了9点玩游戏 , 他一分钟都不会拖延 , 但是如果说9点要做作业时 , 他可能9:30的时候还在家里边游荡 。
这位心理学家用了一个极端的方式让孩子从游戏中间出来 。
他的方法很简单 , 就是看到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 , 你就在旁边这样说 , 你玩游戏怎么不打那个人?你看你很笨 , 你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这样!
自嗨式行动,没有出路】因为他觉得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 , 父母在旁边这样子说他的话 , 孩子真的会对做作业没有兴趣 , 到后来他认为打游戏的时候 , 只要父母这样做了以后 , 孩子就会讨厌游戏 。
其实孩子在游戏中所获得的那种心理体验和在做作业的时候获得的心理体验是不一样的 。 所以我并不认为一个孩子在做玩游戏的时候 , 你在旁边这样子就会让他讨厌游戏 , 因为这里边的心理机制完全不一样 。
另一方面 , 当我们自己挫败感太强的时候 , 往往也会拖延甚至自我放弃 , 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破罐子破摔” 。 就像很多孩子有一些爱好 , 比如学着弹钢琴 , 但之后他就慢慢失去兴趣 , 把弹钢琴当成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 。
这是因为来自于外界的否定的东西声音太多 , 他只要做下去 , 妈妈就在旁边唧唧歪歪 , 到后来他要对抗自己的妈妈 , 反正弹不弹钢琴妈妈都要唠叨 。
事实上 , 反复性训练的东西 , 对于很多的孩子来说 , 除非来自于外界的肯定 , 包括除非他能够获得的一点心理优势 , 外界的驱动力才会转化为内在驱动 。
自嗨式行动,没有出路
文章图片

只有当我们在关系中区分清楚我们到底想获得什么 , 我们才能知道拖延的动力 , 进而高效行动 。
真正能够高效行动的人 , 在我们人群中的比例可能只有5% 。
大部分普通人可能会去行动 , 但并不是高效的行动 , 所以我们不要认为战胜了拖延 , 就变成一个高效行动者 。
很多时候会因为没去做而责怪自己 , 接着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压力 。 于是 , 我们的拖延就不再是事情本身的难度 , 而是源于自己的责怪 ,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恋性损伤的压力 。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间 , 我们又开始说:“唉呀 , 我为什么不像别人那样高效率做事情” , 同时 , 心里可能会有另一个声音:“我应该是自由的 。 ”甚至有些人会骂老板给自己的布置的工作很多 。
所以 , 所谓的战胜拖延 , 你不一定会变成一个高效行动的人 。 但是最起码你不需要因为拖延而自我谴责 , 也不需要因为拖延影响事情的结果 。
自嗨式行动,没有出路
文章图片
首先我们要明白 , 人性有很多非常贪婪的部分 , 就是欲望的及时满足性 。 它一定会影响到我们 , 所以我们要看看行动的难易程度 , 比如说得到结果的快慢 , 有些事情我只要一动 , 我就马上可以得到结果的 。
比如说你打扫一下卫生 , 都是会马上得到结果 。 而且这个结果的话相对来说它是固定的 , 不会有太多的惊喜 , 也不会有超过预期的获得感 。
比如你收拾一下你的桌面 , 你知道那个东西放到哪里 , 最起码你自己有一个掌控的感觉 , 这个世界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生的 , 这种感觉就是一种很小的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