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

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
文章图片
◎李勤余
没有热搜 , 没有喜剧?
都说《一年一度喜剧大赛2》要比隔壁的《脱口秀大会》第五季来得精彩 , 不然 , 怎么连李诞都要来凑热闹呢?确实如此 , 当《脱口秀大会》近乎山穷水尽到了要拿自己的离婚梗反复咀嚼的时候 , 马东和他的“喜剧大赛2”至少还愿意静下心来 , 用一年时间好好打磨作品 。
活在热搜里的喜剧大赛】但喜剧大赛和脱口秀大会 , 本质上又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 有评论指出 , 脱口秀大会的问题是“进入了强行搞笑的阶段 , 瓶颈难以突破” 。 这背后当然有很多原因 , 比如演员、写手的创意枯竭、勉力维持 , 又比如创作心态上的小心翼翼 , 生怕触碰到各方看得见看不见的红线 。 可最根本的原因 , 恐怕还是创作的跑道高度单一化 , 各路作者在路上跑着跑着就撞到了一起 , 直至最后无路可走 , 脱口秀大会如此 , 喜剧大赛亦如是 。
大家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哪条路呢?就是社交媒体里的热搜 。 如果说从前衡量综艺节目成功与否的标准是有没有内容上了热搜 , 那么现在的节目索性直接开始把热搜当作自身创作灵感的源泉——热搜榜上有哪些话题最热 , 有哪些梗最好玩 , 拿来用便是了 。
《少爷和我》翻出了网络远古时代的龙傲天及其狂拽酷炫的人设 , 让观众梦回网络文学刚刚兴起的年代;《热血乒乓》其实和“热血”的关系不大 , 打动观众的法宝还是网络上最流行的动漫“中二”梗;《排练疯云》几乎就是当下年轻人“长在网络上”的生活缩影 , 看来离开了手机 , 我们已经连一出喜剧都排不出来了 。
不仅如此 , 就连喜剧里隐隐约约要表达的社会议题 , 也无一不和热搜有关 。 《突突突突突围》借助杀手的故事 , 讲述了“困在系统里”的快递小哥面临的困境 , 这本身就是个曾经在热搜榜上引起热议的话题;除去演员出色的表演 , 《黑夜里的脆弱》的核心 , 还是在表达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的酸甜苦辣 , 这当然也是热搜榜的常客 。
“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 , 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 ”不得不说 , 数字化、新媒体、互联网催生出的“热搜文化” , 正在重构我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 , 重塑我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不光制约着我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 还在潜移默化之中利用高新技术 , “创造”新的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 。 在喜剧大赛里 , 我们正越来越清楚地感受到这一点:没有了热搜 , 我们甚至在一出喜剧里都很难找到可以确认彼此的共同话题 。
虚幻的全民共识 , 跑偏的受众为王
近来互联网上有个新的热词 , 叫“嘴替” , 意思是你总能说出我心里想说但又说不出的话 。 看得出 , 喜剧大赛里的每一个节目都有这样的愿望 , 热切地希望成为所有观众的“代言人” 。 但这可能吗?
看完《热血乒乓》后 , 马东一脸蒙地表现 , 或许最能说明问题:动漫梗 , 他真的没能get到 , 而所谓的“热血” , 更是在他的认知范围之外 。 或许 , 我们还能更进一步大胆地假设 , 所谓的“热搜文化”是否只是在虚构、杜撰某种全民共识?
喜剧当然可以创造全民共识 , 我们都曾在春晚舞台上的赵本山那里见识过 。 为什么全国人民看到本山大叔都会止不住地发笑?因为我们看到了一个前现代的他者 , 一个来自过去的人 , 他的可笑是因为他走不进现代化 , 这是观众能从赵本山小品中得到快感的重要原因 。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 , 彼时我们拥有想象共同体的基础 , 即同质空洞的时间观念——谁不是从改革开放的年代一路走来呢?
然而 , 互联网时代的“去中心化”让人们的感觉时间不再是同质空洞的 , 而是插入了很多异质性的东西 , 因此 , 我们完全可以把赵本山之后整个春晚喜剧小品的表演危机看做是另一个危机的表征 。 也就是说 , “热搜文化”所带来的共识 , 或许从来就是虚无缥缈的 。 第三期节目里的《妈妈的味道》受到网友猛烈的吐槽和抨击 , 认为其中满是“刻板印象” 。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 , 所谓三观造成的撕裂 , 比如“性别对立”“不尊重女性”“乱炒CP” , 甚至是隔壁脱口秀的“领笑员情商低” , 都是喜剧类综艺节目欲求热搜不成而被反噬的典型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