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导演林添一怎么也没想到 , 十年之后 , 自己执导的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竟又火了一把 。
近日 , 王宝钏挖野菜的梗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 , 引起全网关于恋爱脑的“群嘲”:最近恋爱脑快长出来了 , 罚自己看三十遍王宝钏挖野菜、祖传恋爱脑 , 全瑕 , 9.9出……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不仅如此 , 一大批古早偶像剧也被大家重新拿来考古:为爱剔骨七仙女、自毁道行白娘子、被困华山三圣母、为爱而活袁湘琴……让一大批网友大呼 , 原来90后的恋爱脑 , 竟没有一部电视剧是无辜的 。
除此之外 , 人间清醒林宛瑜、反pua白秀珠、拒绝画饼晴儿……一大批以前没发现的人间清醒也让网友惊呼:“对不起 , 我承认几年前骂的大声了点”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这种两级反转不禁使人发问:为什么一下子感觉全世界都是恋爱脑?为何我们突然如此反感恋爱脑?恋爱脑就真的一无是处?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百度百科上对于恋爱脑的官方解释如下:恋爱脑 , 是一种爱情至上的思维模式 , 对于那些一恋爱就把全部精力和心思放在爱情和恋人身上的人 , 我们就可以形容TA是“恋爱脑” 。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单看这个解释 , 可能大家觉得 , 好像问题也不大 , 谈恋爱不为对方付出那还算恋爱吗?但实际上 , 恋爱脑更多地是指那些为了爱情或爱人放弃自我 , 或一味在爱情里牺牲自我 , 甚至沉迷于虚假的自我欺骗、三观扭曲的人 。 小红书上@森林麋了鹿曾总结出一系列恋爱脑语录 , 不过我觉得最窒息最直接的还是评论区的窒息发言: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可以理解大家对于部分盲目依赖爱情丧失自我的人“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 但是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 “恋爱脑”逐渐成为一个万能符号 , 似乎任何人任何事都可以被贴上恋爱脑的标签:吵架和好是恋爱脑、攒钱给喜欢的人买礼物是恋爱脑、甚至见面细心打扮也被称为恋爱脑.......几乎是有种 , 只要你谈恋爱 , 你就是恋爱脑的霸道论断 。
在网友们不断复制加工扩散传播的过程中 , “恋爱脑”的本意已经被逐渐扭曲 , 成为一种网络场域内供人狂欢的、标签化的“话语符号” 。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网络媒介抽离了现实时空的界限 , 构筑了一个游离的网络新剧场 , 网路共鸣箱一旦开启 , 在网络聚光灯下,网民们可以瞬间汇聚而围观成势 。 不仅如此 , 作为一种拟态空间 , 网民们往往以代码的形式呈现 , 且喜欢通过符号隐喻来表达他们对舆情事件的公共理解或是描绘新事物、新情境 , 恋爱脑就是这样一种符号隐喻 。
模因论认为 , 符号的复制首先是通过引起共鸣而同化进入使用者的认知体系,并进一步通过记忆的语言、图片等感知载体的转化进行表达,从而实现与其他使用者的沟通传播 。 作为一种“舆情符号” , “恋爱脑”这种表达一旦形成 , 便被纳入了一个明确地价值判断中——恋爱脑不可取 。 在这种情况下 , 传播者只需发出若干符号(如表情包、搞笑段子等) , 就可以达到理解语境的与其效果 。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于是 , “恋爱脑”一词逐渐脱离了最开始的语义情境和具体事实 , 成为一种模糊化、泛化的表达 , 就这样 , 一个人人皆是恋爱脑的世界达成了 。
在这样的情况下 , 究竟何为恋爱脑、是不是恋爱脑已经变得不再重要 , 人们在意的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戏谑的调侃 。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为何我们不爱恋爱脑这个问题 , 或许换成为什么我们不再爱恋爱脑了更贴切 。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跟播播一样 , 很多电视剧小时候看得是津津有味 , 长大后却发现里面的一些剧情和人物处理确实有点“毁三观” , 甚至直呼:自己究竟看了些什么东西 。
挖野菜的王宝钏和无声离开的林宛瑜,谁才是真的恋爱脑?
文章图片
拿这一次的王宝钏与薛平贵的事迹来说 , 当初电视剧的初衷原本是为了歌颂王宝钏敢于打破封建体制束缚、勇敢追爱的勇气 , 没成想被如今的网友直接贴上了“恋爱脑”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