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 ,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 , 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
在我们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 我们总是会遇到我们的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 , 而且是当我们的父母加以制止的时候 , 反而我们的孩子会更加的变本加厉 , 捣蛋得更加的厉害 。
孩子小的时候 , 喜欢吃手 , 我们的父母看到的第一时间相信都是把手从小孩子的口中拿出来 , 但是我们孩子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喜欢把手拿进嘴巴里吃 , 虽然我作为大人会告诉孩子 , 吃手不卫生 ,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 , 并不知道什么是不卫生 , 还是孩子懵懵懂懂的阶段 。 这个时候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 , 我们的家长可能会抱怨暴躁 , 开始采取很强硬的方式让我们的孩子不要吃手 。
而在这个过程中 , 对于我们孩子来说 , 明明只是孩子的一个常见的习惯 , 但父母的态度太强硬可能就潜移默化 , 让我们的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路上可能面对什么事情也会采取很强硬的态度 。 但我们的父母把这归咎于孩子的调皮捣蛋 , 东西乱扔 , 爱捣乱 。
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 很多父母都很烦恼 , 不知道要采取什么样子的措施才能让孩子不调皮捣蛋 。 不知道家长们 , 是否听到过"费斯汀格法则" , 孩子调皮捣蛋 , 运用费斯汀格法则 , 就能够化解你的育儿烦恼 。
文章图片
关于"费斯汀格法则"
"费斯汀格法则"可能很多的家长都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人名法则 , 费斯汀格法则是指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的判断 , 即为"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 , 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 "也就是说100%的一件事情 , 其实我们是能够把握住其中的90%的 , 只有剩下的那10%是我们不能掌控的部分 。
费斯汀格在自己的书中用这样的例子给我们阐述了他自己的这个判断法则 。
卡斯丁早上起床后洗漱时 , 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 , 妻子怕被水淋湿了 , 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 , 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
卡斯丁疼爱手表 , 就照儿子的屁股揍了一顿 。 然后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 。 妻子不服气 , 说是怕水把手表打湿 。 卡斯丁说他的手表是防水的 。
于是二人猛烈地斗嘴起来 。 一气之下卡斯丁早餐也没有吃 , 直接开车去了公司 , 快到公司时突然记起忘了拿公文包 , 又立刻转回家 。
可是家中没人 , 妻子上班去了 , 儿子上学去了 , 卡斯丁钥匙留在公文包里 , 他进不了门 , 只好打电话向妻子要钥匙 。
文章图片
妻子慌慌张张地往家赶时 , 撞翻了路边水果摊 , 摊主拉住她不让她走 , 要她赔偿 , 她不得不赔了一笔钱才摆脱 。
待拿到公文包后 , 卡斯丁已迟到了15分钟 , 挨了上司一顿严厉批评 , 卡斯丁的心情坏到了极点 。 下班前又因一件小事 , 跟同事吵了一架 。
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 , 儿子这天参加棒球赛 , 原本夺冠有望 , 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 , 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
从费斯汀格自己书中所据的例子看来 , 后面导致的一系列的事情其实都是缘由于一开始费斯汀格没有把控好自己的情绪 , 自己的情绪没把控好 , 导致了后面的90%的不利事件接连的发生 。
换种角度来说 , 如果费斯汀格一开始就能说"没关系的 , 就是一只手表 , 再贵再好 , 只要努力工作也可以再买 , 没什么"那么刚刚例子中的那一系列的90%也不会接连的发生了 。
所以在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 我们的父母的处理情况也是如此的 , 只有把握孩子费斯汀格法则 , 才能更好的解决我们父母的育儿烦恼 。
那么我们有又应该如何运用"费斯汀格法则"呢?
文章图片
"费斯汀格法则"给予我们的教育启示
面对孩子调皮捣蛋 , 我们要如何运用我们的费斯汀格法则 , 来减少我们的育儿烦恼 , 这个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
1.及时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费斯汀格法则中 , 我们不能把控的那10%其实就是我们的孩子的调皮捣蛋 , 这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 孩子是个成长的个体 , 孩子自己的成长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 , 在孩子意识中 , 孩子刚刚有点自己的思维 , 我们不能控制孩子的思维 , 所以很多时候 , 事情的发生的这10%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 。 但是我们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 , 我们的父母要及时控制我们的情绪 , 而我们及时控制我们的情绪 , 就不会导致我们接下可能打骂孩子或者出言不逊 。 伤害到我们的孩子 。
- 孩子吃鱼会更聪明?这3种鱼却被医生拉入“黑名单”,一口也别吃
- 孩子很努力但没进步,“反馈效应”告诉我们,总结比一味努力重要
- 生孩子若能在这几个时间点,说明“有福”,能中一个就偷着乐吧
- 想要孩子变“聪明”?首先你要先成为“社交型”家长
-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欺骗式教育”只会透支孩子信任,要警惕
- 孩子身上若有这3个“信号”,说明要“停止长高”,家长别不在意
- 新玩具只玩3天?孩子“喜新厌旧”的背后,隐藏着父母教育的缺点
- “我家孩子很听话”,孩子听话不该吹捧,懂“做自己”才值得骄傲
- “鼓励”并非都能让孩子进步,这3种“虚假式鼓励”让孩子恐慌
- 一看书就犯困,孩子到了“读书厌倦期”,父母该怎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