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接了个好班 , 办了些错事 , 打了手烂牌 , 导致自己不知所踪!这么牛逼的人是谁?他就是——
一、建文其人
大明王朝的第二代王帝王明惠帝朱允炆 , 生于1377年12月5日 , 安徽凤阳人 ,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承继大统 , 年号“建文” 。 其祖父是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 父亲懿文太子朱标 , 嫡母常氏、生母吕氏 。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文章图片
朱允炆从小聪明孝顺 , 十四岁时 , 其父生病 , 他昼夜不离、小心侍候 。 一直到两年后朱标病死 。 朱允炆为其父守孝时 , 因过度哀伤而消瘦 , 朱元璋曾安慰他说:“而诚纯孝 , 顾不念我乎 。 ”其仁孝诚敬 , 和善温良可见一斑 。
二、孙辈承位
体验过战争 , 心地善良、德才兼备的朱标 , 是朱元璋建国后确立的太子 。 但他英年早逝 , 没能继承皇位 。 之后 , 朱元璋没有再立太子 , 而是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 作为大明储君 。 为啥呢?
一则 , 按照封建传统 , 立嫡以长不以贤 , 立子以嫡不以长 。 一般情况下 , 有嫡立嫡 , 嫡长子是第一序位继承人;无嫡立长;没有嫡子 , 庶子继位 , 年长者优先 。 长子一脉才是承继江山社稷的正统 。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文章图片
二则 , 朱元璋若要再立其他儿子为太子很容易出乱子 。 老二、老三很不爽 , 如果立四子朱棣 , 那么就必须解决掉二子、三子 。 如果儿子、三子、四子全部离开封地 , 封地空缺 , 边境则危患 。 因此 , 现有的藩王按部就班为上 。 三个嫡子都不能当接班人 , 其他儿子就更没戏了 , 于是朱元璋就着眼孙辈的继承人了 。
三则 , 朱标之死与朱元璋有着莫大的干系 。 有关史料显示 , 朱标的过早去世 , 主要原因在于朱元璋给予他的精神压力过大 , 导致其郁闷而亡 。 生性猜忌的朱元璋对善良耿直、不喜逢迎自己的朱标 , 有时对其冷嘲热讽 , 甚至不顾其颜面 , 在大庭广众之下严加训斥 。 秉性和顺的朱标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对父亲的恐惧也日益加剧 , 导致父子关系紧张 。 傅维鳞在《明书·懿文太子记》第一百十六卷列传记载:洪武七年 , 孙贵妃去世 , 朱元璋要朱标服齐衰杖期 , 朱标却以其不合礼法而拒绝 , 气得朱元璋要打他 。 朱标之死 , 朱元璋可能自认为主要原因在自己 , 内心愧疚 , 因而良心发现 , 培养了朱标的后代 。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文章图片
三、血路奠基
胡惟庸、蓝玉、傅友德等人 , 都是跟随朱元璋戎马半生的忠臣臣大将 , 朱元璋能驾驭得了他们 , 让他们忠心耿耿 , 朱允炆不见得能行 , 因此这些开国的元老忠臣们必须得死 。
朱标继位 , 朱元璋不可能大肆杀戮开国功臣 , 朱元璋这么做 , 就是为了扫清障碍 , 让皇孙平安、和顺地登基执政 。 但是弱肉强食 , 朱元璋铲除掉功高盖主的旧臣们 , 却没有抵挡自己儿子的勃勃野心 。 最终还是战乱政变 , 叔侄相残 , 自己的爱孙也不知所踪 。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文章图片
四、奇妙败亡
建文帝袭统正统 , 竟败于藩王之手 , 实是一个非常出人意料的结局 。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 , 柔懦不明——大战前诏令“莫伤害朕之叔父” , 致使朱棣多次绝处逢生;二是 , 削藩引祸——信用齐泰、黄子澄等仓促削藩 , 误己误国;三是 , 统帅唯专——明军“合天下之兵 , 握一人之手” 。 耿炳文一人统三十万军;李景隆两次败北 , 一战统五十万 , 一战统三十万;盛庸一人统二十万;四是 , 优柔寡断——关键时刻诏令徐辉祖回师金陵 , 犯致命错误 。 如果是让他留在原地与徐福合击燕军 , 战况将会是另一种结果 。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
文章图片
就整个叔侄搏击过程来看 , 建文帝不晓军机 , 将领中除盛庸、平安还靠点谱外 , 其他人难以重用 。 这得拜托朱元璋几乎杀光了开国重臣!
到现在 , 也难确定朱允炆败亡后的踪迹 , 这牌烂得真有水平 , 可谓天纵其“烂”!
【历史故事】历史上那些一开始握有好牌,最后被打烂了的人】反观朱棣 , 蓄谋己久 , 胸有成竹;运筹帷幄 , 纵横布局;战术灵活 , 指挥有方;将勇兵悍 , 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