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雍正王朝》:邬先生是如何知道叛军就藏在法轮寺

【爱历史】《雍正王朝》:邬先生是如何知道叛军就藏在法轮寺
文章图片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 , 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桥段 , 那就是年羹尧担任西北绥远大将军 , 却一直迟迟找不到叛军下落 , 造成了劳师糜饷的尴尬局面 , 就连远在京城全力支持年羹尧平叛的雍正 , 都快要坐不稳皇帝大位 。
就在这个时候 , 已经在河南巡抚田文镜府上做师爷的邬先生 , 主动请缨前去西北送粮 。
在西北 , 当邬先生见到年羹尧 , 寥寥数语过后 , 邬先生便抛出了“灯下黑”的理论 , 并且告知年羹尧 , 叛军就隐藏在法轮寺 。
【爱历史】《雍正王朝》:邬先生是如何知道叛军就藏在法轮寺
文章图片
随后 , “半信半疑”的年羹尧果断集结大军 , 包围了法轮寺 , 很快就取得大捷 。
由于这段剧情过于神奇和诡异 , 很多人包括笔者都曾经试着分析过邬先生能够为年羹尧指出叛军下落的缘由 。 那就是邬先生其实压根不知道叛军的下落 。 他主动前去西北 , 是因为他根据当下局势 , 看透了年羹尧“养寇自重”的小九九 。
他在见到年羹尧后 , 先是用当下的利害关系“敲打”了一番年羹尧 , 随后抛出了“灯下黑”理论 , 并随手在地图上指了个位置 , 就是想警示年羹尧不要再盲目耗下去 , 必须尽快消灭叛军 , 否则不仅他的这个西北大将军之位不保 , 就连雍正的皇帝之位也难以坐稳 , 到时候主仆二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
就当下而言 , 他们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
精明的年羹尧自然明白邬先生的暗示 , 所以便主动集结大军 , 消灭了叛军 , 结束了这敌我对耗的态势 。
这种分析 , 使得《雍正王朝》这部剧的权谋色彩更为浓厚 , 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合理的解释 。
不过 , 剧中其实有两个细节 , 如果我们深入分析的话 , 同样能够证明邬先生应该是对叛军的下落心里有数 , 绝不是盲目给年羹尧进言 。
首先 , 邬先生在辅佐雍正登基大位后 , 便主动向雍正提出了自己希望“半隐”的心愿 。
所谓“半隐” , 就是自己去到一个雍正能够完全对他放心的地方 , 好好生活 。
于是 , 雍正便安排邬先生去了李卫那边 。
试问 , 雍正刚刚继位的时候 , 李卫在哪里?
答案是 , 李卫当时还在担任陕甘总督的年羹尧身边担任布政使 , 专门负责彼时身为西北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的军粮供应 。
此时 , 距离李卫担任江苏巡抚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
深知邬先生重要性的李卫 , 也必然会把邬先生安顿在自己身边 , 形影不离 。
也就是说 , 邬先生离开京城后 , 应该是直接去了大西北 , 并在那边随李卫生活了一段时间 , 直到李卫离开西北 , 调任江苏任巡抚 。
甚至不排除 , 这期间邬先生和年羹尧还有过交集 。
既然有相当长的在大西北生活的经历 , 以邬先生的睿智和精明 , 必然对于西北的敌我态势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 包括西北的地形地貌、叛军的习性、主要活动范围、行军规律等 。
待邬先生随李卫离开西北之际 , 途经山西 , 遇到了田文镜 。 邬先生又被李卫以一年八千两银子的转会费 , “卖给”了田文镜 , 继续在田文镜身边当幕僚 。
这才有了邬先生受田文镜委托 , 押送军粮前往西北的经历 。
有道是“说书的嘴 , 唱戏的腿” , 剧中从邬先生动身去西北 , 再到他抵达年羹尧帐前 , 仅仅是几秒钟的镜头切换 。
如果从实际情况来看 , 邬先生和其他押运官一样 , 需要骑着马 , 一路风餐露宿 , 从河南万里迢迢抵达青海前线 。
而且 , 因为押运的是军粮 , 他们必然走的是专门的粮道 。
通过走这条粮道 , 精明的邬先生必然会注意到从外界源源不断运送到青海的粮食的情况 。 如果再稍加打探的话 , 那么邬先生完全可以分析判断出这些运往青海的粮食的最终下落 。 而且 , 通过运粮数量的分析对比 , 完全可以梳理出叛军的大致方位 。
正如邬先生见到年羹尧后说的一句话:
叛军同样也需要粮草补给 。
十几万叛军如果集结在一起的话 , 每天需要消耗的粮食数量将是非常惊人的 。 如果进入青海的粮食 , 大量地被运送到青海的某个地方的话 , 那么这个位置极大可能便是叛军的集结地 。
于是 , 从这两个细节出发 , 我们不难发现 , 以邬先生的最强大脑 , 通过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外加缜密的判断 , 他完全可以估计出叛军隐藏在青海的大致方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