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刘永:从苏轼的一首小诗看“乌台诗案”的尘埃落定?

作者:刘永
【历史故事】刘永:从苏轼的一首小诗看“乌台诗案”的尘埃落定?
文章图片
北宋元丰元年(1078) , 著名诗人、书画大师文同(四川盐亭人 , 字与可 , 号笑笑先生 。 )奉朝廷任命 , 担任湖州(今浙江吴兴)知州 。 故而世人尊称文同为“文湖州” , 称其开创的墨竹画派为“湖州画派” 。 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 , 文同在赴任湖州途中 , 在陈州(今河南淮阳)病逝 , 享年63岁 。
随后 , 接替文同出任湖州知州的官员正是文同的表弟——北宋大文豪苏轼 。 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 , 苏轼在湖州上任才三个月时间 , 就因为写诗嘲讽朝政、反对新法改革 , 被朝廷御史台派来的吏卒逮捕 , 强行押往京师受审 。 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爆发了 。 (乌台 , 即御史台 。 汉代 , 因御史台办公地周围广植柏树 , 终年乌鸦栖息 , 故称御史台为乌台) 。
【历史故事】刘永:从苏轼的一首小诗看“乌台诗案”的尘埃落定?
文章图片
一、《吴江岸》体现出苏轼追悔莫及的惊恐心态
在被押解前往京城的路途上 , 苏轼日夜胆战心惊 , 诚惶诚恐 。 他料定自己此去京城凶多吉少 , 不但头上乌纱难保 , 搞不好连小命都会丢掉 。 一旦身陷囹圄 , 饱受身心屈辱不说 , 还会连累众多的亲朋好友 , 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应对即将到来的严厉审讯啊?苏轼心急如焚 , 悔恨交加 , 甚至有了自杀轻生、一了百了的念头 。 据他后来在《杭州召还之郡状》的文章中回忆:“过扬子江 , 便欲自没江中” , 终究因吏卒看守太紧 , 而未能实施 。
然而 , 苏轼虽然悔恨自己言多必失、因诗获罪 , 却始终改不了他的文人天性 , 诗歌创作冲动 。 在解押途中 , 他又是有感而发 , 写了一首短诗《吴江岸》:
晓色兼秋色 , 蝉声杂鸟声 。 壮怀销铄尽 , 回首尚心惊 。
时值初秋 , 层林尽染 , 凉风习习 。 一大早 , 苏轼就被吏卒喝骂着催促上路 。 他们行走在吴江岸边 , 耳旁蝉声夹杂着鸟声 , 叽叽喳喳 , 无休无止 , 实在令人心烦意乱 。 此刻 , 往日欣赏秋色怡人的闲情逸致 , 早已不见踪影 , 油然而生的是“恨别鸟惊心”的凄凉 。
【历史故事】刘永:从苏轼的一首小诗看“乌台诗案”的尘埃落定?
文章图片
这首《吴江岸》诗的诗眼关键在“销铄”二字 , 这个典故正是成语“铄金销骨”的缩写 。 形容诽谤的言论害人之烈 , 足以杀人于无形 。 苏轼明白自己是被那些维护新法的小人们污蔑、陷害了 , 他们的谗言就如同眼前耳边纷乱嘈杂的蝉声、鸟声 , 把恶毒的诬陷、诅咒化为无数利剑刺向自己 。 让自己的满腔热情顿时消磨殆尽 , 心灰意冷 。 分明就像汉代邹阳的《于狱中上书自明》所说:“众口铄金 , 积毁销骨” 。
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 , 西汉时期 , 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邹阳因为正直敢言 , 遭人嫉恨 , 纷纷向梁孝王进谗言 , 诬陷他 。 于是 , 梁孝王震怒 , 将邹阳打入死牢 , 将杀之 。 邹阳在狱中上书《于狱中上书自明》 , 给梁孝王表明忠心 , 为自己辩护 。 梁孝王看完邹阳的书信 , 深受感动 , 就释放了邹阳 , 重新信任他 , 并委以重任 。
苏轼明白自己眼前的处境就和西汉当年的邹阳一模一样 。 回首往事 , 他更加怀念表兄文同 , 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听取他的谆谆教诲 , 以至于现在惹祸上身 。 面对复杂纷乱的政治斗争形势 , 文同常常告诫苏轼要谨言慎行 , 明哲保身 。 早在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 , 被迫从朝廷外调出任杭州通判的时候 , 文同就曾经写诗告诫他:“北客若来休问事 , 西湖虽好莫吟诗 。 ”然而 , 苏轼却并未在意文同的深谋远虑 , 苦口婆心 , 照样写诗作赋 , 张嘴即来 。 常常在诗文中流露出自己对新法实施的不满情绪 。 现在这些诗文白纸黑字 , 终于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小人们抓住了把柄 , 上纲上线 , 必欲杀之而后快 。 苏轼感觉自己真的是自投罗网 , 百口莫辩 , 悔之晚矣 。
【历史故事】刘永:从苏轼的一首小诗看“乌台诗案”的尘埃落定?
文章图片
二、文同是苏轼、苏辙兄弟学习的榜样
文同是苏轼的表兄 , 也是他敬佩、学习的老师 。 文同教授苏轼书画技能 , 更成为苏轼学习效法的道德楷模 。 苏轼称赞文同是“诗书画赋”四绝 , 佩服文同的诗文甚至到了“笔墨为之焚”的地步 。 苏轼的《吴江岸》诗让笔者想起了文同的《初入二里》诗:
树色交山色 , 蝉声杂水声 。 客怀殊不倦 , 信马此间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