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的资料

梅花的资料

梅花的资料

文章插图
梅花,又成为梅,别名有很多,包括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是一种 蔷薇科杏属的小乔木植物,也是一种稀生的灌木,梅花的树皮呈浅灰色和带绿色且树面平滑,小枝上面为绿色并且光滑无毛,梅花的叶片为卵形、椭圆形 。原产地就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栽培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无论是作为观赏或果树都有许多得品种,且梅花的资料显示它的观赏价值是极高,也可以作为工艺品 。
扩展资料:植物学史梅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花果,已有3000多年的应用历史 。
《书经》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 。”《礼记·内则》载:“桃诸梅诸卵盐” 。《诗经·周南》云:“缥有梅,其实七兮!” 。在《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篇中,也都提到梅 。
上述古书的记载说明,古时梅子是代酪作为调味品的,烹调和馈赠等不可或缺少的东西 。至少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已开始引种驯化野梅使之成为家梅--果梅 。1975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说明早在3200年前,梅已用作食品 。
梅花的资料或特点
梅花的资料

文章插图
梅花的资料、特点如下:梅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 。
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
梅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 。扩展资料:早期咏梅画梅:早期,人们对梅花的认识主要局限在梅子的实用性上 。如殷商文献《书经·说命》中有“若做和羹,尔惟盐梅” 。春秋时期的《诗经》中出现了“山有嘉卉,候栗候梅”的描述,人们称梅为“嘉卉”已反映出对梅花的欣赏态度 。
晋代的清商曲辞《梅花落》中,开始描述“梅花落已尽,柳花随风散 。叹我当春年,无人相要唤”,感叹春光易逝 。进入南北朝后,曾出现寿阳公主“梅花妆”的故事和陆凯折梅赠友人报春传情的咏梅名句“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唐以前,咏梅诗数量不是很多,但可见人们已从物质的实用性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感受了 。唐五代时期,由于当时的自然气候和社会的安定民生发展,梅花的栽培技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
这一时期种梅咏梅活动逐渐升温,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咏梅作品大量涌现 。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余雪尽,迎岁早梅新”咏梅绝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等一大批咏梅诗人,以不同的心态和审美观写下了流芳千古的咏梅佳句 。
关于梅花的资料
梅花的资料

文章插图
梅花是我国人民及养花爱好者普遍喜爱的珍贵花卉之一 。它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极为悠久 。
据中国最早成书的书经、诗经、礼记、尔雅等古藉所载,古人从商代以前就已认识并种植梅花了 。
据推算,至少已有3700余年 。由于梅花姿态优美,不畏严寒,具有花开在群芳之先、例霜雪而盛开的独特而坚强的品格,深得历代名人学士的厚爱 。自南北朝以来,诗人墨客赞颂梅诗100多首 。反映了人们对梅花坚强不屈性格的赞赏之情 。
梅花原产于我国西南山区,至今四川、云南、湖北的山岳地带,仍有野梅生长 。据传,南北朝时,各地广栽梅花 。唐朝兴盛时期,人民安居乐业,人们在长江流域培植梅花,蔚为壮观 。
我国规模最大的、品种最多的艺梅基地——南京的梅花山,大片的梅林,占地200余亩,植株竟达10万棵以上 。梅花中的珍贵品种——鳖脚水梅,就出自这片梅林之中 。扩展资料:梅花习性:梅花适应性强,喜温暖、耐酷暑,我国的“三大火炉”城市(即武汉、南京、重庆)均盛栽梅花,广州、海口亦有栽培 。
梅花对土壤的要求,以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条件好、表土疏松、底土稍带黏质的土壤为好 。土层浅或土壤过于疏松,梅树易受旱害;保水力过强的黏重土,梅树易烂根 。土壤酸碱度以微酸性最适(即pH6左右),但梅花也能在微碱土或瘠薄土中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