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符指的是什么节日( 二 )


门顶部挂一根苇绳,在两扇门上画一只老虎,以防恶魔和怪物入侵 。
但是,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
引证解释
一、古代挂在大门上的两块画着神荼、郁垒二神的桃木板或纸,以为能压邪 。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一折:“把桃树锯做桃符,钉在门上,着他两个替我管门户 。”
二、五代时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其后书写于纸上,称为春联 。
冰心《三寄小读者》六:“每到新春季节,总会看见人家门口贴的红纸春联,上面有的写着:“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
桃木板上画神荼、郁垒像并标名字的作法,兴盛于宋代 。北宋高承《事物纪原·桃版》讲了度朔山的传说后写到:“故今世画神像于板上犹于其下书‘右郁垒,左神荼’,元日以置门户间也 。”
反映北宋风俗的《岁时杂记》也说在“桃符”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 。由此可知,桃板可以称作桃符 。
【桃符指的是什么节日】图画神荼、郁垒作为避邪的桃符,一直流行到明清时代 。明嘉靖《汀州府志》说:“桃符,新画桃符置户两旁,貌荼、垒于上,以厌邪魅 。”明清地方志多有各地除夕挂桃符的记载 。
来历传说
相传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三千里,叉枝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山洞里住的鬼怪每天都由此门进出 。树下有两位神将:神荼(读作申舒)、郁垒(读作郁律)把守 。这两位神将只要发现害人的恶鬼,就用芒苇编成的网子去捆住他们,并丢去喂一只老虎 。周朝起,每逢年节,百姓就用两块长六寸、宽三寸的桃木板,画上两位神将的图像或题上他们的名字,悬挂在大门或卧房门的两侧,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这就是桃符 。而且古代人还会在自家的第二道门上画上那只专门吃鬼的老虎,旁边还有一条芒苇绳,被人们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 。
据《山海经》记载,在很多年以前,曾经有一座鬼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上百只鬼出没,而且还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在外面作恶的鬼都要赶回鬼城 。神荼、郁垒两兄弟神通广大,善于降鬼 。他们严格限制鬼的活动,每年岁尾站在一株大树下检阅百鬼,见有害人的凶鬼,就用一种特殊的、无法挣脱的“芒苇绳”将它捆起来,让专吃恶鬼的神虎充饥,为民除害 。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 。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 。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春节前夕,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 。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 。到后来,人们嫌刻木人麻烦,就直接在桃木上画两个神像,题上神荼、郁垒的名字,于除夕下午挂在门两旁,以压邪祛鬼,这就是最初的桃符 。
相关习俗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 。
历史发展
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入,援以苇索,执以食虎 。
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为对偶的诗句 。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 。同时,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 。
春联,起源于桃符 。“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
到了五代,桃符上开始出现联语,代替了神荼和郁垒的名字,人们一般都在上面写上一些吉利的词句 。宋太祖乾德二年后蜀君主孟昶于除夕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志喜,蜀主对学士所题词语不满意,即挥毫书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孟昶的题词改变了传说中桃符的内容与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为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 。有些专家认为孟昶的题词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 。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官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 。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 。当他发现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