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列车》观后感,结局是什么

《归途列车》观后感 , 结局是什么

《归途列车》观后感,结局是什么

文章插图
归途列车》于2006年开拍 , 导演范立欣辗转多家工厂 , 找到了张昌华这个有着十几年打工史的家庭 , 并通过广州、四川两地拍摄 , 展现了他们三年的真实生活 。16年前 , 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俩离乡背井去到广州打工 。
“让孩子读书成材 , 有朝一日能离开农村到城市 , 不再重复他们的生活 。”就是他们对孩子全部的期盼 。但他们的所有期盼在女儿张琴的叛逆行为中被一一打破了 。《归途列车》中 , 导演用了大量的镜头去呈现夫妇二人的归途 。
知乎上很多高票回答也在集中这个问题上 。大部分人都赞同《归途列车》是在以小见大 , 用一家之生活看社会农民工之生活 。有人喜欢看苦大仇深的画面 , 觉得那才是真实 。
比如镜头里 , 农民工一定要为归家而逃票 , 跟乘务员冲突后痛哭流涕 , 才叫归家不易;比如镜头里 , 一定要有沧桑 , 一定要有烟圈里若有若现的脸 , 才可体会生活辛酸 。所以《归途列车》里 , 车厢里农民工之间的高谈论阔 , 很多人认为太不实际 。生活苦痛快乐交织 , 但都是平淡过的 。
起起伏伏、波涛汹涌 , 生活里不常见 。常见的是小水花小波浪 , 一家的水花俯冲上来 , 就有一家的水花平静下去 。《归途列车》里 , 尤其是这样 。
归途这趟列车或许本来就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是张昌华夫妇从广州回四川 , 其中艰苦万难 , 为的是回到家这个实体 。看看父母老人、看看孩子 , 叮嘱他们的吃穿住行 , 叮嘱孩子成绩为先 。等到春节一过 , 立马返程回到车间 , 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 。
这是最为内敛、朴实的一种思乡与爱 , 是中国许多打工家庭的生活轨迹 。只是女儿不懂 , 所以在镜头面前口无遮拦地说:“他们还不是为钱 。”另一方面 , 是女儿张琴和父母对“家”的回归 。张琴能真正地理解父母苦楚 , 父母也能体味女儿心思 。
这是感情对家的一种回归 , 也是他们最为需要的回归 。父母与张琴之间的隔阂太深 。所以影片结局以张琴去夜店当啤酒女结束 。
而不是一家团结和睦 , 皆大欢喜 。其实很久以前 , 关爱留守儿童的标语就出来了 , 物质保障、教育资源 , 外围的东西大家都在做 。因为这相对来说容易 。
真正难的 , 是在孩子与父母之间 。隔阂太深 , 并非列车就可抵达;真正的归途 , 也并非某地某楼某号 。但如果不离家 , 哪儿来收入;离家后收入微薄 , 养家糊口艰难 , 又怎么能接孩子一同前往;想接孩子去 , 但各种政策条规束缚 , 去了未必就是好策.......归途列车 , 何处是归程 。
归途列车的主题是什么?
《归途列车》观后感,结局是什么

文章插图
范立欣的纪录片《归途列车》选择了春节与春运的宏大主题 , 但视角却围绕着四川农民张昌华和陈素琴夫妇一家展开 。张昌华与陈素琴十六年前赴广州打工 , 在制衣厂工作 , 下班后两人蜗居在破旧阴暗而狭窄的临时居所内 , 唯一的希望便是每年春节的阖家团聚 , 希望女儿张琴和儿子张阳好好读书 , 改变农民的卑微命运 。
两代人的矛盾是尖锐的 , 但各自的出发点却又惊人的相似——改变 。张昌华与陈素琴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为的是改变下一代的命运 , 不再为穷困所扰 , 不再以“农民”的身份承受自上至下的社会歧视;年轻的张琴只身离家也要改变父辈强加在自身的出人头地的命运 , 她想要自由 , 想要和城里光鲜亮丽的女孩子一样拥有有支配青春的权力 , 拥有时髦的卷发和浪漫的梦想 。让这一家三口终于达成妥协的是2008年的春节 。张昌华说“如果一家人连春节都不能团圆 , 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就这样 , 镜头从一家人身上移到了2008年春运期间因雪灾而陷于瘫痪的广州火车站 , 六十万人被迫滞留 , 几日几夜仍看不到回家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