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八仙是什么( 二 )


由来和种类
沙洲“水八鲜”兴于明朝、盛于清代,当时沙洲圩一带成土母质为长江冲积物,适宜“水八鲜”的生长 。明清时,沿秦淮河的三山门(今水西门)、汉西门、中华门开办鱼藕圩货商行,春、秋季“水八鲜”上市,有“担子压断街”之盛况 。“水八鲜”雅称就是根据当时“八鲜”行收购圩货而得名 。
历史 上各个时期“水八鲜”的种类略有不同,沙洲圩地区水生作物有10多种,“八鲜”是泛指 。根据常年种植产量和大众喜爱程度,逐渐统一成: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这八种 。
20世纪50年代 60年,“水八鲜”种植面积较大 。后来因为发展粮食种植和水产养殖,面积逐年减少 。
茭白
茭白又称茭瓜,做蔬菜吃叫茭白 。沙洲地区茭白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黄草头、箭杆白、芝草茭,均为单季茭 。1952年从无锡引进双季茭“小腊台” 。1979年,又从无锡引进广益“中介茭” 。现仅存晚熟种箭杆白 。茭儿菜即野生茭草,经数年培育后为茭白 。
茭儿菜
沙洲圩所产茭儿菜色白质佳,被视为上品,春天3月上市,三四十根扎成“一把”,上部碧青,下端牙白,十分抢眼,卖菜人不断地洒水保鲜 。南京人喜吃茭儿菜,特别讲究新鲜 。民间有:“茭儿菜,9点钟前满街卖,10点钟后无人睬” 。
莲藕
花香藕藕栽培 历史 悠久,成熟时间分早中晚三熟 。早藕6月份上市,因其伴着荷花成熟,也称“花下藕” 。后人叫白了,谐音“花香藕”,宜生食;晚藕秋冬之际成熟,淀粉含量高,宜煮食 。沙洲藕特别之处在于切开后呈“九孔十三丝”,为优良品种,整枝藕4节 6节,重2公斤 3.5公斤 。传统品种有喜鹊头(又称狮子头)、白把、蕉把 。1984年,从淮安引进美人蕉、一点红,大紫红等品种 。
芋艿
芋艿亦称芋头,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椭圆形或卵形,叶子略呈卵形,有长柄,花黄绿色,块茎含淀粉多,附着块茎而生的小芋艿,南京老百姓俗称芋苗、芋苗籽 。芋艿为沙洲圩地方特产之一,有水芋和旱芋之分,水芋的产量比旱芋高20% 30% 。芋籽去皮后做成的“糖芋苗”,是南京人喜爱的风味小吃 。
芡实
芡实又称“鸡头”,与莲同一种属的水生植物,与藕不一样,沙洲圩无主的“野”塘,多生长有芡实,通体生满利刺 。夏开花秋结实,花呈紫色,果实大体呈圆球状,顶部有个开口的突起,外观极象鸡头,由此得名“鸡头” 。鸡头有一层韧性极强的皮囊,表面有利刺,不用工具很难抓上手,更别说剥食了 。剥开鸡头坚韧的皮囊,内里挤满了“弹子”一样的果实,南京人称为“鸡头果”(也叫鸡头米),果肉奇香 。农民将鸡头收割回来,在草木灰中用木棒敲去皮囊,取出鸡头果,晒干磨粉,就成了烧菜勾芡用的芡粉或充作粮食 。也有农妇将鸡头果上市沿街叫卖,出售方式是用喝酒的小酒盅来量鸡头果,价格也以小盅为单位来定,相沿成习,形成通行的规矩 。品种有铁果和粉果两种,现沙洲圩地区已绝迹 。
茨菇
茨菇也叫慈姑,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箭头,开白花,地下有球茎,黄白色或青白色 。沙洲地区慈姑为晚熟品种 。1956年从江苏宝应引进紫菇,从杭州引进白菇,沟塘水田多有种植 。1987年从宝应引进高脚黄、侉老乌(又称“三道箍”),延用至今 。
荸荠
荸荠又称马蹄,多年生草本植物,通常栽培在水田里,地下茎扁圆形,皮红褐色或黑褐色,肉白色 。沙洲地区荸荠栽种 历史 悠久,品种有紫红皮、黑皮、黄皮3种,现仅存紫红皮1种 。
红菱
菱俗称菱角、老菱,栽培 历史 悠久 。沙洲地区菱在春末栽种,9月初开始采摘,多为两角红鲜菱和白菱 。因土质关系,该品种离开沙洲圩就退化变为四角菱 。沙洲地区栽培的主要品种有大叉角、小白板、红香菱 。
现在的沙洲圩地区高楼林立,再也不是当年的河滩,“水八鲜”也难觅踪影,成为一些“老南京“才知道的存在 。
作为南京的水八仙,其实在当地还是蛮有名气的,水八仙的话就是我们最常见到的藕、菱、芡实、芋艿、慈姑、荸荠、茭白,茭儿菜,整个江南都有,菜市场都在卖,很多南方地区的话还是蛮常见的,而且也是经常会吃到的 美食。
【水八仙是什么】
茭儿菜与茭白是两种菜吧?有人会把茭儿菜与茭白混成一个菜,茭儿菜和蒲菜有点相近,茭儿菜圆梗,蒲菜扁梗,茭儿菜比蒲菜还要好吃 。茭儿菜烧蚕豆,茭儿菜鸡蛋汤都是美味 。还有一种茭儿菜炒五毒,是名菜,现在大概失传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