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的象征意义

麻花象征着吉祥、甜蜜美好、团团圆圆,寓意着长长久久,年年有余,也蕴含着长寿的意思 。
因为麻花是两根或三根拧一起,因此它也被给予家人可以团聚一堂的美好祝愿 。有的麻花是甜的,用糖制作而成的,所以人们吃麻花来粘嘴,也是为了祝愿人们的生活可以更加甜蜜美好 。
几千年的中华美食文化中,小麻花也是炎黄子孙喜爱的民族传统食品 。小麻花既秉承了麻花传统的技法,又将现代科技注入到麻花制作中,使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再次焕发了青春 。
首饰店也将麻花图案放在手镯之上,麻花手镯不仅秀气美观还很富有生气,麻花手镯寓意圆圆满满,因此麻花手镯也寓意着做人平和、有完满态度的象征 。
麻花为什么是中国人的市井烟火、草莽江湖?麻花,从字面上理解,是麻类纤维扭曲盘卷形成的自然花纹 。
英语里同样释义的词是twist,意思是拧转、扭曲,生硬得很 。只有温文尔雅的汉语,才能巧妙地用“花”的意境描述这种盘卷的形状 。
雅致恬退,秀外慧中 。
作为食物的麻花,也秉承了汉民族知进退、守礼仪的性格,它凝固了中式饮食的美学视野,也见证了中国南北的地理交融 。
No:1 壹麻,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原产农作物,位列五谷之首 。
它的茎皮,可以做麻绳、麻衣、麻纸、麻网、麻袋,是棉花传入前,中国最重要的纤维制品 。
它的叶子和块根可以入药,至今,仍是少数被证明有实效的中药材之一 。
它的种子可以充饥,在盛产水稻的长江流域没有被中华文明征服之前,麻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最常见的淀粉来源之一 。再后来,中国人还发现麻籽可以压榨食用油,这是除了大豆油菜之外,中国古代重要的油料 。
也正是这粒富含油脂和淀粉的种子,酝酿了麻花的雏形 。
蔽百姓之风寒、救百姓之疾苦、解百姓之温饱 。麻在中国,因其多种多样的实用功能,很早就被打上了平民的标签 。它是市井烟火、草莽江湖 。
虽然今天的麻花已经与麻类植物没有关系,但由油脂和淀粉构筑的热烈蓬勃的滋味,很早就奠定了中式点心的美好底色 。
No:2 贰在中亚和中国的西北,至今流行着一种名为“馓子”的古老点心 。用盐水合面,搓成细条,再下油锅炸到金黄焦脆,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零食小菜,用以佐茶、佐粥 。
馓子的脆感来自小麦面粉里的蛋白质,遇到热油后脱水转性;香味则来自淀粉的糊化和焦化反应 。同时,油脂在煎炸过程中,也被吸入馓子内部 。在生活物资匮乏的上古时代,这种食物提供了人类生存所必须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三大营养素 。
当来自西方的小麦,以及制作面粉的石磨,经由河西走廊传入中原后,中国人惊喜地发现,这种食物比本地的麻籽、黄米更好吃,除了烘烤、蒸煮成精美的面食之外,用它炸出的面食酥脆香浓,是上至达官显贵,下至黎民百姓都无法拒绝的诱惑 。人们称它为“寒具”,用以祭祖 。在儒学兴盛的古代中国,能放到敬献祖先的供桌上,就是对食物最大的褒扬 。
千年来,中国人品尝油炸面点的味蕾,一直像是被开了光 。油条、麻叶、焦圈、油馍、炸果、油墩,虽然都是小麦面粉油炸,但利用发酵、油温、造型等手段变化,聪明的中国人将一种食物演化出了一整套的饮食谱系 。
麻花,无疑是它们中传承最正宗,也是最深植于本土的典范 。
No:3 叁公元前126年,张骞通西域归来,带回了一种与中国原产的苎麻、大麻完全不同的麻类植物 。它种子的油脂含量最高达到50%,只用手指一掐,就能冒出油来 。
人们叫它胡麻、油麻 。而今天,它的名字叫芝麻 。
此前一直依靠动物肥膘加热获得油脂的中国人,猛然发现原来植物也有类似功能 。芝麻之后,人们还陆续发明了以土生的油菜籽和大豆榨油 。
相比动物油,植物油脂熔点高,不易凝固,能让面食的外观更锃亮鲜艳,香味更细腻优雅,最重要的是,植物油大大降低了油炸的成本,让旧日王谢堂前用于祀礼的“寒具”,变成了寻常百姓家中的麻花 。
杨家麻花传承人手作麻花
让麻花进一步成熟的是唐代制糖技术的传入 。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在面食里加甜味辅料,在油炸的过程中,糖与小麦蛋白会发生化学变化,加倍产生香甜的风味 。实际上,这就是美拉德反应 。
【麻花的象征意义】但囿于材料,中国的甜味调味品长期依赖蜂蜜、麦芽糖和果脯 。甜度不够,兼有杂味 。在北魏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用蜂蜜水、用枣汁合面,再油炸的“环饼”,事实上,这就是早期麻花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