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方面的问题

中国建筑是以中国长江黄河一带为中心,受此地区影响,其建筑形式类似,使用材料,工法,营造语言,空间,艺术表现与此地区相同或雷同的建筑,皆可统称为中国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 。由于幅员辽阔,各处的气候,人文,地质等条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国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尤其民居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如南方的干阑式建筑、西北的窑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毡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形而上学就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形而下学就是实践层面的东西中国的四合院、皇宫等建筑布局严整、主次分明,体现了儒家尊卑观念,而寺庙园林等活泼生动、以小见大、充满了道法自然的道家趣味中国古代建筑“重道轻器”主要表现在建筑是伦理道德和艺术审美的载体,至于它本身的坚固耐用是其次,所以我国的古代建筑很少有超过五百年 。
中国建筑史方面的问题形而上学就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形而下学就是实践层面的东西
中国的四合院、皇宫等建筑布局严整、主次分明,体现了儒家尊卑观念,而寺庙园林等活泼生动、以小见大、充满了道法自然的道家趣味
中国古代建筑“重道轻器”主要表现在建筑是伦理道德和艺术审美的载体,至于它本身的坚固耐用是其次,所以我国的古代建筑很少有超过五百年的
中国建筑史的问题1、故宫概况
故宫在明朝初建,是参照南京宫殿的规制,主要建筑基本上是附会《周礼?考工记》所载"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原则建造的 。紫禁城前部东侧(左面)是皇帝祭祀祖宗的太庙(现为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右面)是祭祀土神、谷神的社稷坛(现为中山公园);前面有朝臣办事的处所;后面有交易市场 。景山矗立在紫禁城北,犹如天然屏障 。紫禁城西部为皇家园林,东部是南内和诸多为宫廷服务的衙署 。
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8千多间,多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并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 。这些宫殿沿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严格对称布置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 。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体现了帝王权力的设计思想。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简称前三殿,后三宫:乾清门是内廷的正门,乾清门内中轴线上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简称后三宫 。
2、故宫建筑群体布局特点:
故宫在利用建筑群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主要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与宏伟 。在建筑的整体中突出重点——太和殿 。故宫的建筑群由南向北延伸,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在太和殿形成高潮,从总的布局看,深、宽、高都集中在太和殿 。
故宫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等方面采用了一系列的对比手法,造成了一种多样的统一 。
(1)大与小的对比:在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下,巧妙地安置了两间火柴盒子似的小屋,这小屋除了它特有用处外,在艺术上起到对天安门的烘云托月作用 。
(2)高与低的对比:为烘托太和殿的崇高,周围采用了低矮连续的回廊 。
(3)宽与窄的对比:这是一种欲放先收的手法 。从正阳门到太和殿所形成的狭长空间与太和殿前广阔的空间形成强烈的对比 。
(4)明与暗的对比:故宫在色彩上给人的强烈印象是金碧辉煌 。金黄色的琉璃瓦与青绿色为基调的檐饰相对比,在蓝天、白云辉映下显得非常辉煌 。
(5)繁与简的对比:雕梁画栋,镂金错彩,这就是繁 。这与殿外单色调红墙和黄色琉璃瓦屋顶形成一种繁简对比 。
(6)方与圆、曲与直对比:如天安门、端门门洞是圆形,午门的门洞是方形 。又如笔直的中轴线与弧形的金水桥形成曲与直的对比 。
(7)动与静的对比:建筑本身是静止的,但由于空间与形体的变化却呈现出流动的节奏感,有序曲、有高潮、有尾声 。正阳门是序曲、太和殿是高潮、景山是尾声 。
另外,故宫在内部空间、色彩、内部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各有特点,都不同与其他的一般建筑 。
园林是人们模拟自然环境,利用树木花草、山、水、石和建筑物,按一定的艺术构思而建成的人工生态环境,是融建筑、雕塑、绘画、文学、书法、金石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具有观赏游览、读书养性、休憩娱乐、陶冶情操的功能,达到了美的境界,被称为中国“文化一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