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词意境那么美,为什么现在没人去写了而且传唱的为什么也那么少

大家好 , 这里是文学曲线 。
分享好书、好片和有趣的文史知识 。
?喜欢就关注一下吧?
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 既有历史的因素 , 又有时代的因素 , 但我们通过个人的视角可以对进行一个梳理 , 把它放在“现代人为什么不写古诗”中去思考 , 答案还是比较一目了然 。
当然 , 现代人为什么不写古诗?
这问题乍一听有点奇怪 , 现代人当然写现代诗了 , 为什么要写古诗?就好像鸡当然生鸡蛋 , 肯定不会生鸭蛋啊 。
但小文要这么回答 , 大家肯定觉得我敷衍 , 因为没有辩证思考 , 也没有逻辑推理 , 只是用结论解决问题 , 而没有对深层原因进行思考 。
所以 , 小文决定好好和大家分析一下 。经过我认真的思考 , 总结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不会写、不用写、不想写 。
不会写
虽然我们从小学开始就被要求背诵默写古诗文 , 从诗词大意到情感赏析 , 语文考卷早就逼迫着我们锻炼这些能力 , 在心里头数得上数的诗人名 , 没有千八百的 , 也得有数十个吧 。可就现在问你会不会写古诗 , 我想十个里有八个都得说不会吧 。
按理说我们对古诗文应该很熟悉才对 , 这么多年的学习 , 怎么就写不出一篇优秀的古诗来呢?
这直接点看 , 主要是我们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主要的知识来源还是教育 , 而古诗词写作在现在的教育中根本没有被重视 。
首先 , 我们对古诗的学习都是零散的 , 皮毛的 , 一个学期可能也就学那么几首吧 , 比起古诗人给我们遗留下的名诗佳作来说不过沧海一粟 。
其次 , 我们学的是怎么赏析诗歌 , 而不是怎么写诗歌 。我们从来只是作为读者来对待一首诗歌 , 从这首诗里读到了什么?这首诗有什么过人之处?而从来没有教学生以创作者的姿态来看待古诗 , 诗人是怎么写出这首诗歌的?
最后 , 我们的教学中也缺少相关的训练 , 考试从来没见过考古诗写作吧?平常的作业也不会布置古诗写作的任务 , 说实话 , 即便布置了 , 大部分语文老师也不知道如何给同学们指点 , 毕竟他们就没学过古诗词写作 。
当然 , 这种教育现状的产生是有源远的历史因素的 。这就要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一系列文学领域的变革 。
其中与古诗词关系最紧密的当属“诗界革命” , 这是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的 。
认为想要挽救中国诗歌日益衰落的命运 , 必须使诗歌创造出全新的境界来 。
在腐朽凋敝的旧社会里 , 诗人们深刻感到古诗的颓败之势 , 企图通过“诗界革命”冲击诗歌长久以来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 , 想要通过诗歌来反映新事物、新时代和新思想 。
代表作有黄遵宪的《今别离》:

别肠转如轮 , 一刻既万周 。
眼见双轮驰 , 益增中心忧 。
古亦有山川 , 古亦有车舟 。
车舟载离别 , 行止犹自由 。
今日舟与车 , 并力生离愁 。
明知须臾景 , 不许稍绸缪 。
钟声一及时 , 顷刻不少留 。
虽有万钧柁 , 动如绕指柔 。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
送者未及返 , 君在天尽头 。
望影倏不见 , 烟波杳悠悠 。
去矣一何速 , 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 , 快乘轻气球 。
从这首诗歌中可以看到 , 虽然有新事物的描写 , 但形式上还是没有脱离古体诗词的束缚 。
让古诗词走的更远的革命是白话文运动 , 以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为代表 , 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这一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
从文体特征上来看 , 最难实现这一转化的要数诗歌 。古代诗歌有严格的规则限制 , 字数、对仗、押韵等等 , 为了更好的让反对派心服口服 , 白话文运动首先就拿诗歌开刀 。
最早的白话文诗歌创作是胡适的《尝试集》(1920年) , 放上其中一首大家感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