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 二 )


历代统治者虽然寄希望于通过 借鉴历史,少犯错误,走一条长治久安之路,但是正如我们所知,很多事情往往“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或者“知易行难”,最终“事与愿违” 。毕竟,好的经验不能照搬实施于现实,即使相同的事情由于环境、人物以及形势的不同,实行起来也可能差异很大,结果难以预料 。也就是说,历史的经验固然弥足珍贵,但是能根据现实情况的不同灵活地加以发挥才更为关键 。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光 。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以及文学家,属于今天的山西人 。他是仁宗宝元元年的进士出身,入仕后任职龙图阁直学,和当时王安石变法的政见相左,后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并且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
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 。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kogVTCrMwpiITJUDA0tk4A
?pwd=6ag3 提取码: 6ag3
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 。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
创作背景:
《通鉴》因司马光一人精心定稿,统一修辞,故文字优美,叙事生动,且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并列为中国古代之史家绝笔 。于叙事外,还选录了前人的史论97篇,又以"臣光曰"的形式,撰写了史论118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作者的政治、历史观点 。
对历史上有关图谶、占卜、佛道等宗教迷信,采取了批判的态度,是史学思想的重要进步 。
《通鉴》成书后,元丰八年,范祖禹、司马康、黄庭坚、张舜民等奉命重行校定,元祐元年(1086)校定完毕,送往杭州雕版,元祐七年刊印行世 。
今元祐本已不可见 。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有余姚重刻本,亦多残缺 。中华书局据清胡克家翻刻的元刊本,加以标点校勘,重新出版,是《通鉴》较好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