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哪年建成,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

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黄鹤楼哪年建成,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我用照片解决所有的问题,这是现在的航拍照片:
黄鹤楼就长江边上,位于现在的武汉长江大桥南桥头,图中黄色方框处就是历史上真正的黄鹤楼原址了,而右边的红色方框则是1985年重建的黄鹤楼,1957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的时候,将黄鹤楼原址占用了,导致后来无法在原址上重建(总不能拆桥吧),于是南移了一公里,也就是图中红框处
再上一张图:这张照片是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刚通车的时候照的,历史上真正的黄鹤楼就在这个位置 。
这是1884年,外国人拍摄的黄鹤楼,这是目前可以查证的、最后一张可以展现黄鹤楼全貌的照片,那时候还没有武汉长江大桥,但地形地貌和现在大致相同,拍摄这张照片4年之后,1888年,黄鹤楼再次被焚毁,此后近百年没有再重建,直到1985年新黄鹤楼在原址南移一公里处建成,但已经不是原来的黄鹤楼了 。

黄鹤楼哪年建成,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

文章插图
黄鹤楼是谁建立的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重建和维修了10次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扩展资料;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年轻的李白来到了湖北安陆,在这儿遇见了孟浩然 。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了,而李白只是个文坛上初出茅庐的新手 。孟浩然耿直自由的个性、独特恬淡的诗风、徜徉于山水间的生活,都让李白崇拜极了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了好友,从此常相往返,诗酒为伴 。后来,孟浩然有事要去一趟广陵,李白便托人带信,跟他约在江夏相会,也就是现在武昌地区,并且在黄鹤楼饯别 。李白望着好友离去的身影,想像着两人各自的前程,一刹时真是思绪万千哪,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哪年建成,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

文章插图
黄鹤楼是谁建造的黄鹤楼建于三国时期,重建和维修了10次 。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公元727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年轻的李白来到了湖北安陆,在这儿遇见了孟浩然 。孟浩然年长李白12岁,当时已经是名满天下的诗人了,而李白只是个文坛上初出茅庐的新手 。孟浩然耿直自由的个性、独特恬淡的诗风、徜徉于山水间的生活,都让李白崇拜极了 。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结成了好友,从此常相往返,诗酒为伴 。后来,孟浩然有事要去一趟广陵,李白便托人带信,跟他约在江夏相会,也就是现在武昌地区,并且在黄鹤楼饯别 。
李白望着好友离去的身影,想像着两人各自的前程,一刹时真是思绪万千哪,于是便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
黄鹤楼哪年建成,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那么黄鹤楼原址在哪里?

文章插图
现在的黄鹤楼是建国后重建的黄鹤楼曾被毁多次,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屡建屡毁,光明清就毁了7次,光绪年间就毁了一次后来清政府就没建过,原来高3层楼的黄鹤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间建成,有5层楼高,更加雄伟,除地址变化外,基本没什么变化 。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 。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至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使不少江夏名士“游必于是,宴必于是” 。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 。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 。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如今重建的黄鹤楼在距旧址约1千米左右的蛇山峰岭上 。1981年10月,黄鹤楼重修工程破土开工,1985年6月落成,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但更高大雄伟 。运用现代建筑技术施工,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 。飞檐5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全楼各层布置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 。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登楼远眺,“极目楚天舒”,不尽长江滚滚来,三镇风光尽收眼底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 。与岳阳楼、滕王阁相比,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 。这些数字透露出古建筑文化中数目的象征和伦理表意功能 。从楼的纵向看各层排檐与楼名直接有关,形如黄鹤,展翅欲飞 。整座楼的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 。黄鹤楼,原址在武昌蛇山黄鹤楼矶头,相传始建于公元223年 。历史上黄鹤楼屡建屡毁,其最后的一次被毁是1884年 。1957年建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武汉是“百湖之市”,如果把长江、汉水、东湖、南湖以及星罗棋布的湖看成是连绵的水域的话,城市陆地则是点缀在水面上的浮岛,武汉就是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在这个壮阔的水面上,有一条中脊显得格外突出 。从西向东,依次分布着梅子山、龟山、蛇山、洪山、珞珈山、磨山、喻家山等,这一连串的山脊宛如巨龙卧波,武汉城区第一峰喻家山是龙头,在月湖里躺着的梅子山则是龙尾 。这是武汉的地理龙脉 。黄鹤楼恰好位于巨龙的腰上 。骑龙在天,乘势而为,黄鹤楼的这种选址似乎透露出某种玄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