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号称与堪称艺术大师的画家不计其数,但不论当时还是今日,都始终没有另一个名字能够与毕加索比肩而立 。法国批评家乔治·贝松所说的“他比佛陀或圣母玛利亚还有名”之句,也似乎没有被谁有理有据地反驳过,更没有被谁私底下嘲讽过,因为贝松所言,不过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无人反驳的事实就在于事实有目共睹,也有口皆碑 。
记得1994年,卡梅隆导演的影片《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 。该片有个涉及毕加索的细节 。女主角露丝登船时携带了几幅毕加索作品,其未婚夫看了看签名,发出不知毕加索是谁的挖苦 。实际上,这个细节颇成问题 。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发生在1912年,那时的毕加索已经三十一岁,早已跨过他的“蓝色时期”和“玫瑰时期”,在1909年便进入他的立体主义发展阶段 。令画坛震惊的名作《亚威农的少女》也问世经年 。换言之,1912年的毕加索已然名动天下 。刚过而立的画家已是不折不扣的上帝宠儿 。
只是,面对毕加索的画,又令人感到某种古怪 。十九世纪的米勒、梵·高等人的盛誉理所当然地建立在他们作品之上,其代表性画作也尽人皆知,而要在普通大众中找到能辨认出毕加索画作来的人却着实不易 。我们可以说是毕加索的画风多变所致,但其最负盛名的《格尔尼卡》却无论如何说不上是一幅进入大众视线的耳熟能详之作 。
该画完成于西班牙内战期间的1937年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巴斯克省的一个小镇 。该年4月26日,正是格尔尼卡镇的赶集之日 。支持佛朗哥的德国纳粹空军为试验新制的炸弹威力,向无辜市民施以空袭,三个多小时的轰炸导致数千平民丧生 。屠杀震惊欧洲各国 。西班牙共和政府立刻敦请毕加索在布拉多美术馆即将开放的巴黎国际美术和工艺展览会的展馆内创作一幅大型壁画 。在用铅笔、钢笔、粉笔画过构图、无数幅草稿,并尝试过多幅单色油画及水墨画后,毕加索最后完成的画作以黑白对照为主,加以浅青和淡灰 。其单纯和朴素之笔触,使人物外形没有任何复杂之处,但要说它真的简单,却又让人看不到一处完整 。画面似乎只充满种种碎片,有牛头、有人脸、有灯泡、有脚掌等等,尤其是画面左上的牛头,充满立体主义的变形手法 。从画面的整体来看,其构图基础为好几个三角形 。似乎毕加索以最传统和最稳定的形式,创造了最富革命性的表现框架 。
比较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大屠杀》、席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等同类作品,毕加索没有在画面上展现照片样的逼真效果,似乎毕加索更着重于事件所带来的情绪冲撞,因而在观众眼里,画面展现的就不再是某一具体事件的灾难,而是一场带普遍性的悲剧 。至少,画面上没有飞机,没有屠杀者,有的只是人与动物的惊恐 。画界共识的是,自毕加索1907年画下《亚威农的少女》之后,肖像画就分为描绘表象和描绘思想观念两类 。在这幅长二十五英尺、高十一英尺的巨型画作中,毕加索将其思想观念进行了最大胆的创新表达,也是最淋漓尽致和最惊世骇俗的表达 。画面上的每个细节都值得写上长长一段论释,它们虽然集中在同一幅画面之上,看起来却四分五裂 。每块碎片都是一个瞬间的戏剧性高潮 。每一个高潮的叠加,就差不多等于人所经历的全部恐怖和绝望,因而面对格尔尼卡的苦难,也就等于在面对全人类的悲剧 。
对人来说,真正的悲剧从来不会是一次简单的屠杀 。屠杀可以说是灾难,而悲剧却是人类从未摆脱过的困境和最深处的绝境在无可避免地凸显 。
作为一个能表现整个人类困境和绝境的画家,首先就在于表达者自己深刻地品尝和理解到了困境和绝境是什么滋味 。尽管从表面上看,毕加索名满天下,财富也伴随着声誉水涨船高 。但要说一个人伟大,首先就在于这个人已经超越了名声与财富的需要——对毕加索而言,他想要什么,随便画几笔就可以得到 。其次,伟大的艺术往往不是表面的目迷五色,恰恰是表达者所理解的伟大绝非高高在上的某种姿态,或许正好相反,伟大是深潜在所有人共性深处的繁复感受 。如果到不了这一深处,就唤不起所有人的共鸣 。毕加索的画不一定就立刻能唤起所有人共鸣,但事实却是,随着时光推移,能让人从他的画作中挖掘出与观画者个人越来越多的相通性和互连性 。就像这幅《格尔尼卡》,其来源不过是一次暴力事件,毕加索却借助这一暴力,似乎将人类历史的悲剧和未来将经历的悲剧都全部画出 。
令我时常感到意外的是,面对同类题材的作品之时,我心里总是涌起某种感动,但面对毕加索这幅《格尔尼卡》,我从来没有过感动 。与之相反,每次看到它,我心里总是感到格外悲凉 。这种悲凉既针对自己,也针对他人,更出乎意料地还针对了毕加索本人 。
- 70后单身贴吧
- 整式的基本性质
- 刚烤好的吐司怎么保存
- 小眼睛适合什么发型
- 整式的加减法则
- 整数部分是7的一位小数有几个
- 整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 爱人也爱自己的星座女,什么星座的老婆黏人?
- 如何解读自己的八字命格,怎么看懂自己的八字
- 74年属虎的女人2022桃花运,74年属虎48岁2022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