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打不成才你认为对吗( 二 )


  • 有了规则之后 , 不代表就万事大吉 。古人又说:“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 一个人犯错是难免的 , 所以对待错误的态度就显的犹为重要 。不同的错误 , 应对的方式是不同的 。无心非、有心非、初犯、惯犯、小错、大错要区别对待 。不是所有的错 , 都是拿棍子敲一顿的 。所以也不能简单认为古人对教育是提倡体罚 。著名的孟母对待孩子的逃学 , 没有打骂 , 而是“子不学、断机杼” , 这个值得我们思考 。
  • 为什么是“棒棍底下出孝子” , 而不是出“学子”或“才子” , 这个不是语句上的通顺使然 。而是古人认为的一个人的底限 , 如果一个人不孝 , 是人格上的最大缺失 。百善孝为先 , 有孝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 。如果一个孩子不孝 , 那是一件极大的错 , 用棍棒教育 , 让他吃苦头 , 避免越错越远 , 这是家长不得己 , 也是负责任的教育 。
  • 总而言之 , 我们不能把“打”当成教育的主要手段 , 这是教育上的一种惰性 。但是 , 也不能将“不打”绝对化 , 如果孩子犯了原则性的错误 , 在有言在先的情况下 , 让孩子适当吃点苦头也未尝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