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一人,养老金的一大部分要送亲戚做各种人情往来,存不下钱怎么办

小叔六十九岁死的,听说他快不行了,村里的人都去送他最后一程 。
小叔长得身材适中,也还帅气,一笑露出整齐洁白的牙齿,让人觉得很温暖,读过高小,是队里的会计,年轻时结过两次婚,听说两个婶婶都好看,一个是难产死的,一个是得黄疸肝炎死的 。
小叔找算命瞎子算过,说他命犯天孤,无儿无女,娶的老婆要特别命硬,不然,是活不长久的 。
【独身一人,养老金的一大部分要送亲戚做各种人情往来,存不下钱怎么办】后来,小叔再也没有结过婚,我爹说把我过继给他,我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他说别再害死人了,他注定无儿无女的,就这样,他一个人孤单的走完了一生 。
那时挣工分,小叔自己没有拖累,年底时,每年都进钱,我家每年超支,年年都是他给我家用进的钱抵超支款,他死了这么多年了,我妈七月半会给他烧纸,我弟过年时会去坟头送亮 。
小叔一般不怎么做人情的,借出去的钱,说好了几时还,到时就得还,不然就没下回了,我家欠他的超支款,买了任务猪后,马上就要还给他 。
但只要哪家亲戚和乡邻有急事,他一点也不小气,也不管几时才能收回来,他说:救急不救穷 。
他虽不送人情不吃酒,可他的钱却救了很多人的急,生病的,上学的,娶媳妇差钱的,他都帮过,有的钱,到死的时候也没收回来 。
这也让他越老越受人敬重,家家杀年猪都请他吃饭,还会送一块肉给他,他的腊肉不用买了,青菜更不用自己种,每家的菜园他都可以去摘菜,平时哪家有要紧的客来,也会请他作陪 。
小叔也有一个相好的,我们叫芳姐,芳姐比小叔年轻十几岁吧,那时家家都穷,有小叔时常帮补点,家里也就宽裕些,他老公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
老了的小叔成了五保户,我们宗族里有个伯伯从台湾回来,说要每年都办清明会,便出资建了个祠堂,大家要小叔看管祠堂,小叔就从以前的老木屋搬进祠堂住了 。
小叔身体硬朗,五保那时有差不多五百元一月,他还包了村里的水泥路清扫,自己的田也种着,还帮人打农药,帮人插秧割稻,一年挣不少钱,清明会每家轮流在祠堂办,都是他忙前忙后,小叔一个人孤单到老,其实他一点都不凄凉,我们大家都当他是最亲的人,他就是真正的大众好人 。
祠堂在一个小山上,修了水泥路,小叔回家都要爬坡,坡不高,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小叔和狗哥一起回家,小叔弯腰去捡沟里的一根枯枝,起来时一踉跄,再倒下去就没醒来,狗哥扶着他死命的大喊:快来人呀,小叔不行了 。
村里的人都跑来了,把小叔抬进堂屋,用两条长板凳搁起木板,小叔躺在门板上,千呼万唤也不曾睁开眼睛,大伙只好趁他身子还是软的给他换衣服 。
小叔的存款一共有十五万,借出的钱条子有一堆,多的一万,少的没条子,这些也没人说要还了,办丧事摆酒请道士请乐队花了几万,第三天出葬,送葬的队伍好长好长,人不在了,他的好也就无限放大,好多人在无声的流泪,小叔,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
小叔剩下的钱都留在清明会了,这是大家的决定,清明,是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他的钱用在这里,也算是用得其所了 。
独身一人,做各种人情往来,是没必要的,在亲戚需要帮助时,你搭把手,是给人排忧解难,钱花到了实处,而各种人情往来,你独身一人,从来不会赈酒,随的礼是收不回来的,这种只有往,却没有来的的人情,是足可以掏空你的家底的,而这些随礼的人情钱,也未必能落个好,你只不过是随个礼,当你真有什么事,你惦量下:做的人情往来,能否有亲戚会帮你 。
独身一人,雪中送炭才是必要的,就算没回报,也是急人所需,也算是功德一桩了 。
礼尚往来作为民间交往的传统,是亲情、邻里、朋友之间维系情感的一种方式,其产生存在历史也源远流长 。在每一个人生存的人际关系环境里,如果你别具一格,不能入地随俗,反而会被视为奇葩 。如果你没有较大的其它方面的社会影响力,你的人脉资源也注定会因此大打折扣,甚至成为孤家寡人,家里一旦有事也会冷冷清清,成为坊间人们指指点点的谈资,人情往来的功利性就是这样明显的存在 。从这一点作为凝聚人们之间亲情友情,遇到各自家庭有事有难时互相帮衬捧场,和以礼金形式表达一种资助、恭贺意思,加强人们之间的互动互助友好关系,同时有利于社会和谐来说,礼尚往来既然历史的产生,历史的延续至今,自然有着“存在即合理”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