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是第几名( 二 )


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 。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 。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 。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 。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流风下,纷纷勤练书法 。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
“榜眼”的由来
“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在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 。排在首位的叫“状元” 。
自唐朝以来,这个称谓就已经存在了,虽然也有过“状头”、“榜首”等不同叫法,但是得以传承的还是“状元” 。而榜眼就不一样了,宋朝之前从未听说 。据记载:“宋苏老泉曰:今进士三人之中,释褐之日,天下望为卿相 。不十余年,未有不为两制者 。是时,一甲无定额,不止三人
榜眼 文林郎
,而以三人为贵 。然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就这个说法,张惟骧做案注:“《宋史》陈思让传,思让子钦祚,钦祚子若拙,太平兴国初进士,以第二人及第 。时号第二及第者为榜眼 。又李昭遘子杲卿,杲卿子士廉,皆一甲三名,人称三世 。探花郎昭遘,宋初宰相李窻孙 。是宋初已有榜眼、探花之称矣 。丙寅孟秋惟骧又识 。”由此可知,北宋时宋仁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有“榜眼”的称号 。
“榜眼"的演变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榜眼”,实际上指出的是全国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进士第二人 。如上所言,宋以前“未言一甲二、三名为榜眼、探花” 。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实际上宋以前的进士第二人等同于以后的榜眼 。随着历朝的更迭,不论国祚久远还是短暂,榜眼如同科举制一样不断发生着变化 。且不说萌芽阶段的南北朝,就是隋唐两朝,初创时期的科举制度也并不完善 。既然考试,就会有排序先后,否则,第一又怎么得出来呢?但是,由于在同一榜内,有时少到仅仅数人,也就没必要特别强调第二如何了 。唐朝连进士的称谓都有差异,如在参加考试时已经叫进士了,到考取后“雁塔题名”时就称“前进士” 。也就是说“前进士”才是后来所说的进士,而“进士”等同于举人 。由此可知,“榜眼”一词远不具备产生的环境 。
宋朝太祖赵匡胤开宝六年三月,在讲武殿亲试举人,并确定自此以后定为常式 。自武则天称帝,天授元年二月亲自策试贡士,开殿试之先河,至此终于将殿试纳入科举制常例之中,成为科举中最高的一级考试 。北宋时期,宋太宗太平兴国九年进士始分三甲 。一开始殿试设三甲取士,一甲三人都可以称为状元① 。凡眼睛,人们认为必成双成对,于是将黄榜之上,榜首之下的一甲二、三名统称为金榜之眼,不分第二、第三,全称作榜眼 。到宋太宗太平兴国初年,已经将进士第二人号称为榜眼 。到??为进士第二人的专用名称 。
元朝虽然仍分三甲取士,但多数一甲仅取一人 。因此,进士第二人就成了二甲第一名,仅得进士出身 。但是,还是有个别例外,元顺帝首先提出“鼎甲”②,一鼎三足,自然会有榜眼、探花,否则状元单独不可能将“鼎”稳定支撑 。
明朝朱元璋洪武年间多次颁诏书,定科举制度 。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确定八股制义;洪武四年,初开会试、殿试;洪武十五年,定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后又命厘定新进士受职制等 。从现存文献看,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已有以榜眼作为著作的题名③ 。只有到了明朝,榜眼、探花才成为朝廷承认的称谓,开始成为官方定制 。清朝沿袭明制,直到终止 。
“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 。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被国外选官制度所借鉴、所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