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有句谚语说:过了腊八都是年 。但真正有年味,还得到腊月二十三 。在我们老家陕南,正是从腊月二十三开始 。人们基本放下了一切劳作 。开始为迎接新年做准备 。
到了二十三日 。一般是晚饭后 。由家中男性开始祭灶神 。准备瓜果、肉类等丰富的酒食,嘴里念念叨叨,敬灶神 。各家各户都不一样,但大同小异 。都是希望灶神上天汇报时能给这个家庭说好话吧!总的来说就是期盼灶神能上天言好事,下凡保平安,希望来年能平安顺利 。这也是老百姓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吧!
过了二十三小年 。家户就开始打扫卫生 。把家中的物品来一次清理 。能用的归类收集 。不能用的都清理掉 。角角落落,犄角旮旯都不放过 。这是个体力活 。一天下来也是身乏体困 。搞好家里的卫生,就是个人卫生了 。从头到脚 。该理发的理发、换洗的换洗 。一整套工作下来,无论是家中还是个人都焕然一新 。
接下来就得准备做豆腐了 。不知道别的地方做不做 。在我们老家是必须做的 。头天晚上用热水泡黄豆 。第二天在村里的石磨上推 。当然 。现在都有打浆机,不用推石磨 。但是做豆腐的这个传统却是多年未变,一直传了下来 。现在也没有人说得清这个传统的由来 。我想可能由于以前物资比较匮乏,人们过年的物资少,才这样变着花样自制美食 。
最后还有一件事就是准备柴火 。这都是男人的事情 。把提前准备好的木柴全部裁成一尺来长 。粗一点的劈成两半,再捆成小捆,方便取用 。而我们小孩子也都成了小帮工 。在旁边拾柴火,帮忙捆扎 。平时严厉的父亲也变得和蔼多了 。一家子劳动着也是其乐融融 。
准备着,准备着也就到了年三十除夕天啦 。大清早 。人们开始把提前腌制的腊肉、鸡、鱼等取出来该清洗的清洗泡制的泡制 。到中午时分 。整个村子上空弥漫着诱人的香味 。这一天是我们孩子们最快乐的一天 。揣着鞭炮,一帮子小孩东家串西家满村子疯跑,时不时的放一个鞭炮 。引来一片嬉笑声 。当然 。在吃年夜饭前,还有一个重要的集体活动:祭祖 。由家族中的长辈召集,到祖坟祭祀,由于是一个宗族,各家把带的祭品每个坟头都放一点,点香烧纸 。小孩子们穿梭其中嬉戏打闹 。在节日的氛围下,也不会有人悲伤 。一切都是程序化 。最后在长辈的吆喝声中磕头,跪拜 。整个活动就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回家贴对联门神吃年夜饭,
虽然各家的饭菜不一样 。但这时的幸福却是一样的 。这几年条件好了,住到了城里 。但每年年夜饭时我都会给孩子们讲乡下的习俗 。只为一点: 无论混的好坏 。无论有多远 。要记得家,要记得回家过年 。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我老家在东北,沈阳边上 。在我小时候,过年是非常有年味儿的 。
进入腊月二十三之后,每家每户到要进行扫棚(大扫除)任务,新年新气象,把家里打扫干净,也有除尘布新的含义 。
然后就是陆续的赶集办年货,要让家里变得有年味儿春联、灯笼这一定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还会和奶奶一起买红纸剪窗花,剪完一起贴在窗户上,真的特别美好 。再就是摆在桌上的招待客人用的,糖果,水果以及各种干果 。
小时候最喜欢的是三十儿早上放在床头的新衣服,早上醒来,捧着新衣服闻一闻然后再穿上,内心洋溢着幸福,能开心一整天 。
当然,最有年味儿的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大人有说有笑的包饺子,孩子们嬉笑着跑的欢天喜地,一起看春晚,等着看赵本山的小品,到午夜迎神一起放鞭炮,吃饺子,特别热闹!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

介绍一种家乡的节日风俗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