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为什么不如康熙乾隆

我是鸣镝 , 我来回答 。
雍正的口碑不如乾隆 。这句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 , 是在谁嘴里的口碑!如果搞清楚这个 , 就不难理解了 。我觉得提出的人一定指的是在普通老百姓和知识分子嘴里的口碑 。诚然 , 雍正在他们嘴里的口碑是肯定不如乾隆的 。

雍正为什么不如康熙乾隆

文章插图
雍正皇帝像
雍正作为上承康熙 , 下启乾隆的皇帝 , 其实是很优秀的 。康熙年间 , 清王朝面临的危机以外部压力为主导 。西北有准噶尔蒙古的叛乱 , 东南有台湾郑氏割据 , 南方有三藩作乱 , 北方还有俄罗斯虎视眈眈 。康熙皇帝以超凡的智慧和勇气 , 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 , 不愧为一代明君 。但是明君也有短板和弱项 。康熙皇帝的弱项就是对功臣、勋戚、官僚过于宽纵 , 明明知道这些人在贪腐 , 但是装作看不到 。这大概也是他独有的“驭人之术”吧!或者他故意想把留给后世来解决 , 不得罪人 , 以成就他千古一帝的美誉 。但是 , 康熙执政的后期所积累的问题和矛盾是真实存在的 , 皇帝听之任之这些问题并不会天然解决啊!国库亏空 , 吏治腐败 , 世风奢靡 , 等等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意志坚韧 , 搞于较真 , 不怕得罪人的“铁金刚”继任者来解决 。于是 , 他选中了四皇子胤禛 。当然 , 在选谁做接班人问题上康熙皇帝最初也经过了动摇、存疑、否定、观察、再抉择等一系列艰难的心里斗争 。所幸 , 选人不错!雍正是一个改革者 。自古作为改革者都要承受常人难以承受的孤独 , 寂寞 , 误解甚至是非议 。他针对大清王朝的弊病提出的新政主要集中在“火耗归公”和“士绅一体纳粮”这两项 。而这两项改革措施恰恰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 。火耗 , 由来已久 。最初指基层官吏征收了税收以后 , 把散碎银子重新融化铸造成大块银两时需要耗费的煤炭和白银在融铸过程中的自然损耗 。这些损耗和额外的开支官员自然会转嫁到老百姓的头上 , 于是就在正常税赋之外再额外征收一定的税赋 , 称之为火耗 。火耗征收多少 , 征收以后怎么使用朝廷并没有规定 , 全在官员的自由掌握中 , 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雍正一句“火耗归公” , 彻底断了官员们的财路 , 官员们自然反对 。再说“士绅一体纳粮” , 在古代中国 , 自从有了科举制度以后 , 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是可以不纳税、不当差(政府指派的劳役)的 , 这是统治阶级为了笼络知识分子的一种手段 。但是到了清朝 , 随着民间的知识分子和退休官员(退休官员肯定是知识分子)为主的士绅群体日益庞大 , 不少普通人情愿把自己的土地投献到知识分子的名下 , 这样就可以跟着士绅一起不交税了(但是要孝敬士绅一些钱) 。导致国家税收减少 , 税源枯竭 , 却养肥了士绅阶层 。雍正针对于此的改革制度把士绅阶层也得罪了 。于是 , 黑他的人自然就会很多 。别忘了 , 无论是官僚集团还是士绅集团 , 都是识文断字 , 掌握话语权的人 。舆论其实是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普罗大众多数不识字 , 没见识 , 他们的思想和舆论很容易被官僚与士绅操纵 。所以 , 雍正其实是被黑的最多的皇帝 。
【雍正为什么不如康熙乾隆】再说说乾隆皇帝为什么口碑好!
雍正为什么不如康熙乾隆

文章插图
乾隆皇帝像
乾隆皇帝命太好了 。首先是寿数大 , 活了87岁 , 创下了中国历代帝王最高寿记录 。中国人自古就有一种“有福之人多长寿”和“好人多长寿”的美好期盼 。乾隆皇帝的长寿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是一个好皇帝 , 一代圣主明君 。其次 , 寿数大还有一个隐形的优势就是可以把对手和敌人都熬死 。就像郭德纲说的 , 一共四个说相声的 , 我活得时间最长 , 我把你们都熬死了 , 那这话还不由我说么?我说什么就是什么[呲牙][呲牙][呲牙] 。试问 , 乾隆皇帝的对手和诋毁他的人都比他死的早 , 还会有谁诋毁他?其次 , 乾隆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真正强盛的帝国 。大清国在他爷爷的手里开疆扩土 , 剪除外患 。在他爸爸手里消除内忧 , 国库充盈 。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 他等于捡了现成 。于是他就可以巡游江南 , 可以附庸风雅 , 可以大规模的免除收税 , 可以兴修水利 , 可以赈灾放粮 , 反正国家有得是钱 , 花!再加上他天性风流 , 仪表堂堂 , 走到哪里都是一个“话题人物” , 一个花边新闻制造工厂 。各种风流韵事从皇宫传到圆明园 , 从圆明园传到避暑山庄 , 从避暑山庄传到街头巷尾 , 再到说书艺人的口中 。他自己对此也不以为忤 , 反而有些自鸣得意 。试问 , 这样的皇帝谁不喜欢呢 , 这样的皇帝口碑怎么不好?[呲牙][呲牙][呲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