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三 )


文章插图
《魔界》(ISO50,F16, 30秒)运用主色与点缀色的对比获得强烈的视觉效果,在乌云滚滚的天空下,大海的颜色失去了往日的蔚蓝, 未融的积雪覆盖了岛上的色彩,只剩红色的小屋矗立在岩石上 。站在离家万里的罗佛敦群岛,眼前的场景如此魔幻,为了传达这份似真似幻的感受,后期降低蓝色的饱和度,转变为灰蓝色,同时又提高了红色的纯度,使小面积的红色在大面积的灰蓝主体色调中极为引人注目 。这种色彩与光线中低音式的和谐组合在画面上形成强大的气场 。

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文章插图
《山魂》(ISO400, F16, 1/250秒)摄于四川的黑石城,它并不是一座城而是一座石头山,因遍布冷峻而神秘的黑色经石堆砌的玛尼堆而得名,充满灵异的宗教气氛 。因路况较差,得以避开游人和摄影团的打扰 。后期处理时转化为单色调,并加入冷色-黑蓝色,用以表现肃杀森严的苍凉氛围 。
下面同样题材的两张照片,主体都是湖边的栈桥,一个是日出时分彩霞满天,宛若恢弘的交响曲;另一个是日落之后,天际微蓝仿佛时光凝固在这一刻,远方云山磅礴与平静湖面的对比,渲染出风雨欲来前的片刻宁静 。大自然就是这般玄妙,任何时候都有它的美 。
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文章插图
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文章插图
拍摄日出栈桥时有一个小插曲,这栈桥的地段位于一个工厂区域内,白天特意去探路,仔细查看过所经之处都可以畅通无阻 。是日清晨到达时却发现最邻近湖边的小路被大门锁住,而且上面有铁丝网 。不甘心就这样放弃,顺着两旁的草丛摸索,找到一个小小的洞口可以爬过去,心中窃喜不已 。不知是不是老天对我锲而不舍的奖励,那天早上遇到了这些年来看到的最绚烂的日出 。拍摄完毕离开时,早班的工人正在打开大门,他们脸上困惑的表情泄露了心中的猜疑,幸亏三脚架和相机表明了我的身份,没被当做盗贼抓起来,又或许看到女人戒备心放低了些 。我故作镇静地走出去,微笑着向他们道了声早安,就这样在他们怀疑又困惑的目光中,仓皇跳上车逃之夭夭 。
将人文题材纳入风光摄影作品中,能够体现出地域特色、宗教信仰、乡土风情等特征,使画面情节更为丰富,令人联想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产生似曾相识的共鸣,有思想有灵魂的作品更动人 。
人文的定义在《辞海》中这样解释:“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文化是人类或一个民族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 。人文广义讲,泛指文化;狭义讲,专指哲学,特别是美学范畴 。
下面以我在2017年5月川西行摄中的两张照片为例,第一张摄于子梅垭口,山里的天气极不稳定,一小时前还晴空万里,一小时后就会大雪飘飞,几天的日出日落贡嘎群山都是躲在云里雾里 。守到第三天的日出,蜀山之王仍不肯露面,子梅垭口放眼望去,云雾弥漫,山色空蒙 。既然看不到主峰真容,那么换个拍摄思路,以远方的千峰万仞为背景,将玛尼石堆做主体置于画面正中,为照片注入了人文内涵,无声地诉说着高山之巅的故事 。抓住景观中能带来延伸意涵的元素,丰富画面的意义,使风光作品的主题得以升华 。
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文章插图
此行途经塔公草原,顺着塔公寺的方向望去,巍峨的雪山矗立远方 。因为匆忙赶路只有短暂的停留时间,正想拍张纪念照,看到轻风不时把经幡吹起,这景象令我灵感忽现,何不把经幡纳入画面,既可加入人文元素呈现地域特色,又可搭建框架构图增加趣味性 。于是我在风起的时刻按下快门,将速度设定1/8秒来表现经幡在风中的动感,画面上塔公寺顶在庄严的雪山之下金光闪闪,五彩的经幡在四周飘扬 。
如何提升风光摄影作品的情感表现力.拍出不一样的照片

文章插图
经常被问到一些令我难以回答的问题 “老师,我应该拉丝还是雾化?”,“天空应该占多大比例?” “现在应该加减光镜吗?”这些貌似技术性的问题并不是可以用技术来简单作答的,怎么拍是基于你想拍什么,和你想传达出怎样的情绪 。
在我的照片中,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确实需要强大的前期后期技术才可完成,甚至一张照片同时涉及到包围曝光、景深合成、全景接片等多项技术,也有些需要综合天文地理知识,做出周密计划才能抓住极小几率的拍摄机会 。但是也有些照片是随心而动,甚至没有用相机拍摄,只是用手机捕捉到那个动人的瞬间,而这样带有故事性的画面最能打动人心 。无论使用何种技术,前提都是你想表达什么,技术只是实现构思的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