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意义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什么为主的产业结构

由测算结果可知 ,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度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特征 。为此 , 首先针对产业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 , 构建最优拟合空间计量回归模型 , 探究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增长情况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 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产业融合经济增长效应的非线性特征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 在二者融合过程中 , 一方面 , 可以发挥高技术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品的中间调节作用 , 通过为传统制造业提供高质量服务 , 提升资源匹配效率 , 整合优化垂直资源 , 降低生产成本 , 推动传统制造业发展 。
另一方面 ,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有助于降低产业之间的制度壁垒 , 促进产业间技术与人才的交流与渗透 , 提升产业发展规模 , 有效发挥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创新效应、制度效应与资源共享效应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 , 高技术服务业通过为传统制造业提供高精尖的服务倒逼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 优化产业发展结构 。其次 ,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可以促进不同产业间制度文化与管理模式的传播与交流 , 有助于传统制造业不断吸收高技术服务业有关创新管理、技术研发等领域的先进经验 , 形成鼓励创新的产业创新文化 , 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
最后 ,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过程中 , 可以为传统制造业提供大量的人才与技术支持 , 有利于产业之间的技术外溢和人才效应的发挥 , 提升传统制造业创新效率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然而 , 不合理产业融合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 随着产业融合发展所带来的产业集聚现象的加剧 , 可能引发拥挤效应和扩张效应抑制区域经济增长 。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张 , 产业发展对区域资源需求量增加 , 资源的竞争会带来资源要素成本的提升 , 间接影响企业的研发投入 , 降低产业生产效率 。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意义 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什么为主的产业结构

文章插图
此外 , 由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可知 , 在集聚效应的自身强化下 , 集聚区不断扩大发展规模 , 形成中心—外围状态 , 中心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带来“虹吸效应” , 使得资源要素由过度集聚逐渐转变成拥挤效应 , 对经济发展带来负向影响 。“威廉姆森假说”认为空间集聚在经济发展初期可以显著提升效率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但随着集聚经济的发展 , 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变小 , 甚至不利于经济增长 。基于此 , 认为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可能会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非线性影响 , 在产业融合初期 , 丰富的资源要素涌入产业发展区 , 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与创新基础 , 有效促进区域经济效应提升 。
随着产业融合的发展 , 不合理的产业分布会带来拥挤效应和规模扩张效应 , 进而引发产业融合发展的经济效应降低 , 甚至出现不经济效应 。由于地理位置临近 , 相邻地区产业间经济活动关联密切 , 互动频繁 , 使得本地区产业融合发展 , 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本地经济 , 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有显著影响 。一方面 , 产业融合可以有效降低产业之间的结构壁垒 , 促进知识外溢 。随着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之间融合程度的加深 。产业之间知识、技术、人才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 , 不同行业创新要素在交叉领域碰撞和渗透 , 有利于形成协作、分工、竞争的创新网络 , 促进技术创新 。
另一方面 , 在规模经济的驱动下 , 产业为了降低生产中的运输费用、交易成本 , 提高经营效率 , 其在空间布局上趋向于集中发展 , 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在地理距离临近的背景下 , 有助于进一步加强相邻区域产业间资源要素的共享 ,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重点探究高技术服务业与传统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 , 为此将区域经济增长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 产业融合度作为核心解释变量 , 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影响、对外贸易、区域创新、金融效率和人力资本作为控制变量 。